
在全球经济持续下行的现在,曾经令世界瞩目的发达国家,接连出现爆雷现象。
就连曾经在欧盟中叱咤风云的德国,也开始被日本媒体嘲笑起来。
面对“欧洲病夫”这个耻辱性称号,德国反而没有丝毫的反省想法,出口暴跌,反而将矛头对准俄罗斯和中国,认为是其导致了自己的经济衰退,对于现状,其极力的表示为自己是在中场休息,属实是在掩耳盗铃。
欧盟支柱到默默无闻
在近代历史上,德国一直都是备受瞩目的存在。
在二战之后,其受到了国际的诸多限制,可在默克尔上台后,想要带领德国走上强盛之路。
在此时期,默克尔向北联系俄罗斯,对外拒绝美国扶持,使得欧盟成为独立的世界政治经济体,一度有带领欧洲走上强盛之路的趋势。
然而,在默尔克下台后,其一手缔造的欧盟复兴框架被打乱,不少人还是选择回归到了美国的怀抱,导致欧盟失去了独立的机会。
到现在,欧盟也接近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各国在经济危机下,已经趋向于一盘散沙的地步。
在欧盟倾向转变后,德国也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在默克尔时期,欧盟可以从俄罗斯获得丰富的廉价资源,不仅维持了民众及国家生产所需,而且还保障了欧洲国家的物价稳定。
可随着俄乌冲突开始后,美国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并要求其他国家站队,跟着自己联合对俄罗斯制裁。
此时的欧盟,已经开始盲目跟随美国的方向,为了响应美国的号召,整个欧盟都开始将矛头对准俄罗斯,切断俄罗斯对自己的能源供应,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能源危机的爆发
欧盟此举着实震惊了世界各国,作为能源交易环节中的购买方,他们竟然意图通过集体取消购买来逼迫卖方,着实有点特殊。
考虑到俄罗斯的国情,欧盟的这个想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俄罗斯虽然是世界大国,但在金融贸易上一直存在着缺陷。
自身拥有极度丰富的资源,但却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工业制造业,为了提高外汇经济,他们不得不将这些对于他们十分“鸡肋”的东西出售,在默克尔时期,欧盟一直都是俄罗斯的第一经销商。
依靠着欧盟这个大客户,俄罗斯自身的外贸经济才得以确立,但由于俄罗斯本身在内心上偏向于欧洲,所以导致其在选择贸易伙伴时,往往会忽略其他国家。
等到欧盟开始制裁俄罗斯时,俄罗斯才真正了解到“狡兔三窟”的意图,生意伙伴不能单一,多边贸易才是最稳妥的。
在此事情后,中俄贸易得到发展,而那边还坐等俄罗斯屈服的欧洲国家,先傻眼了,本以为俄罗斯坚持不下,就可以找个台阶继续连通能源使用了,但有了中国这个客户之后,俄罗斯已经摆脱了外汇经济的限制,所以他们只能自食恶果。
在那个冬天,整个欧洲都不得不拿出老旧的器材,靠着伐芯烧木来取暖,能源危机的爆发,使得欧洲民众在能源使用上更加的拮据,本来都已经稳定十几年的生活安排,突然被打破,物价的上涨,通货膨胀,能源高昂的价格,成为压在他们心有的一座大山。
咖啡与药的抉择
在最新的财务报表中,德国已经成为欧洲增速落后的存在。
日本在阐述自己的经济衰退时,拉德国来为自己擦屁股,表示自己虽然GDP不行,但也比德国强,德国只是数据虚高,实际上却还是个“病夫”,其不正常的经济发展,注定会在未来衰退。
对于日本的嘲讽,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反击:“德国只是有点累了,坐下来喝杯咖啡而已,等到德国休息好了,必然会重新回到当初的发展势头。”
然而,国际民众对于林德纳的回击,并不买账,就像德国不断游行示威的民众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德国,根本上是“生病了”,他需要的不是咖啡,而是针对自己病患的药。
据悉,德国在持续的经济衰退下,不但不团结各界,积极寻求脱身之法,反而调转枪头,将目标对准了本国的基础行业补贴,这使得民众的生活更加的艰难,为了抗议,农民和铁路工人开始联合罢工,使得德国基础运作瘫痪了许久。
站在国际视角上,德国政府削减补贴这一招数,无异于是在饮鸩止渴,而游行现象不断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舒尔茨的疲弱,无论是在哪个方面,德国都陷入到了泥潭之中,对华的出口,已经持续减少了,在意识到错误点的时候,还不思改进,被俄罗斯超过,属于必然结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