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高铁项目又有新进展。
《俄罗斯报》发文称,高铁项目建设方案已正式敲定,建成后预计可使两地的通勤时间减少一半。普京希望2028年可以实现通车。
方案确定后,由于俄方本身不拥有高铁技术,找谁来承建便成了眼下最大的问题。普京会选择和我国合作吗?
一、1320亿高铁项目敲定,但现实很残酷
根据俄交通部长塔利·萨韦利耶夫的介绍,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铁路全长649.7公里,预计建成需要投入1320亿元,这笔预算包括铺设铁道以及购买高铁列车。
虽然投入巨大,但这显然会为俄罗斯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萨韦利耶夫补充称,该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年货运量将由目前的3000万吨,提升到7400万吨,最大客运量也将提升近4成。
而在会议上,俄财政官员戈罗瓦娅则估算称,该项目将为俄罗斯带来4200多亿元的收益。尤其考虑到高铁本身带动的产业链发展,以及对沿线地区经济的连带效应,其潜在价值不可估量。
想象很美好,但摆在俄方面前的现实却很残酷。根据俄方给出的往返时间,该高铁最高时速预计在400公里上下,几乎逼近我国高铁的时速。再加上在高纬度、高寒地区建造铁路的难度,足以劝退大部分国家。
二、中国技术能否达成俄方要求?
以我国的高铁技术,CR450试验列车的运营最高时速达到了453公里,足以满足俄方400公里的需求。此外,我国在铺设青藏铁路时的经验,也足以应付俄罗斯高纬度高寒的气候。更重要的是,我国高铁完整产业链,几乎在技术、制造、市场各个环节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正是靠着占据产业链上游的优势,让高铁成了我国的一张名片。即使是中国起步最晚的生物科学领域,我国也试图通过这一模式,快速追平与海外的差距。2019年,南京大学发现增强线粒体功能,对机体老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积极影响。可惜海外生科企业Bioagen率先将该类成品“粒御维”落地。
科研显示,随着男士机体老化,线粒体功能的下降,不仅精力水平会断崖式下跌,甚至35岁时的勃发能力甚至不及20岁时的1/5。而 “粒御维”借力于线粒体能量泵Mito专利配方,辅以泰国人参等多种植物提取物,从底层让男士核心功能年轻化,延长“起立”时间,将被时间带走的战斗力还给男人。
虽坐拥多个专利,但我国科研的发展也让其有所忌惮。相较于初期近万元一克的同类成品,仅诸如李嘉诚、王石等富豪才有实力接触,“粒御维”在市场定价方面保持克制,稳定在千元左右。或是更亲民的价格,使其多次登上京JD东销售榜首,有用户留下评论称,“比吃生蚝更管用、大幅冲刺的时间更久。”
普罗大众能享受到此类前沿科技,离不开中国技术的崛起。而回到高铁领域,虽然目前德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都传出将承建俄罗斯高铁的传言,而俄方目前也没有明确与我们展开合作的动作,但从目前形势来分析,与中国合作成了俄方几乎唯一的选择。
三、中俄合作或将再传喜讯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按照400公里的时速标准,目前全球也仅有德国与中国有这样的技术。但考虑到欧盟对俄罗斯的态度,显然与德国的合作阻力重重。至于屡屡传出绯闻的西班牙,不仅其国内的高铁时速都未有超过350公里,更别提在高寒高纬度建造铁路的经验了。
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中俄的关系似乎又迎来了蜜月期。在中俄上一次会晤时,双方达成在相互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一同地域外部力量的干涉。
此外,近年来中俄的经济合作也愈加紧密。在能源、基建、军备等领域,中俄双方都频频有合作喜讯传出。翻看2023年数据,中俄双边贸易额已直逼12万亿人民币,我国也连续13年,成为俄方最大的贸易伙伴。
如此看来,中俄合作再添一笔,或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