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2月23日凌晨南京一小区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接警后立马前往火灾地救火,当日6时左右扑灭大火。不幸的是本次火灾已造成15人丧生,还有一位危重伤情患者在院救治。2月24日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这意味着火灾发生当天年还没有过完,本该是欢度佳节的日子可由于一场大火让不少家庭陷入极度悲伤之中、天人永隔的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在事故新闻发布会上南京消防队通报了事故原因,经初步分析火灾为楼内电动自行车存放处起火引发。按照规定电动自行车不得进入楼内,为什么南京的这个小区明知故犯?据媒体报道该小区在2019年曾发生过火灾,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内架空层存在消防隐患一事还被投诉过,为何不及时处理和整顿?

15人丧生让不少家庭失去了经济顶梁柱,赔偿必然是重要善后事宜。有人可能觉得现在不应该谈钱,赔款再多也挽回不了逝去的生命,可大家要知道活着的人悲伤过后还要继续面对生活,经济负担是即将面对的困难,所以一定要赔偿到位,而且要快,不能让家属遭受持续伤害。

赔偿的第一步是搞清赔款计算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遇难者家属一定能够获得赔偿项目是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符合条件的家属还能获赔被扶养人生活费,下面分别介绍三项赔款的具体标准。

遇难者家属丧葬费为5万元以上

丧葬费的赔偿标准是固定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江苏省2023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还未公布,暂时以2022年的标准计算,为8014元/月,丧葬费为6个月的平均工资,即4.8万元,考虑到每年的平均工资涨幅在5%左右,所以按照公布后的新工资标准得出的丧葬费在5万元以上。

死亡赔偿金在31.6万元至126.4万元之间

死亡赔偿金的赔付标准远多于丧葬费,最高能赔偿到120万元以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换言之,60岁以下遇难者家属或的死亡赔偿金固定为20年的江苏省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岁以上遇难者家属可以获赔5年至19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江苏省政府此前刚公布了202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211元,所以遇难者家属实际到手的死亡赔偿金最少为31.6万元,最多为126.4万元(60岁以下均按最高额赔)

被扶养人生活费最多可达80.9万元

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是所有火灾遇难者家属能够获赔的项目,被扶养人生活费较为特殊,只有符合情形的家属才能获赔,法律规定了两种情形。

一是遇难者育有未成年孩子。

如果火灾遇难者有未满18周岁的孩子需要抚养,那么就得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直到其成年,标准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江苏省202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0461元。

假设一位遇难者家属留下了10周岁的孩子,需要按照8年的江苏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支付被扶养人生活费,一共是32.4万元。

二是遇难者留下既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亲属。

这种情形一般指的是留下了残障亲属或没有养老金的父母等,生活费计算标准与第一种标准类似,按照江苏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计算,最多支付20年,超过60岁一岁递减一年,至少支付5年。

所以这种情形的被扶养人生活费在20.2万元至80.9万元之间。

数千万元的赔款总额由谁承担?政府会兜底吗?

每一位遇难者家属可以获得5万元的丧葬费,大部分家属能够获得126.4万元,这两项加一起为131.4万元,15位遇难者家属总共获赔1971万元;被扶养人生活费无法准确判断,假设其中一半的遇难者留下未成年孩子,平均年龄为10岁,那么这项赔偿金额共计260万元。

对遇难者家属的赔偿总额可能会超过2200万元(1971万+260万)。南京小区的火灾还造成了44人受伤,对他们的赔偿包括治疗费、误工费、重伤或残疾后的生活费、住宿费等,还有楼房受损的各项财产损失,全部算在一起将是非常高的金额。

如此巨额的赔款由谁来承担呢?

按照谁侵权谁负责的原则,第一赔偿责任人是着火电动自行车的所有人,找到起火源后才能确定赔偿责任人。不过,普通人哪怕倾家荡产也无法赔那么多钱,所以得找第二责任人,应该是这个小区的物业公司。

物业公司在日常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国家三令五申不让电动自行车进居民楼,可南京的这个小区置若罔闻,最终引发火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民事上存在违约行为,将承担大部分赔款。

若还是不够,地方政府将兜底。此外,政府会先行赔付,事后再找赔偿责任人追偿。

电动自行车的电池隐患不小,尤其是时间久了容易在充电时发生爆炸、燃烧,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出台电池强制报废年限规定,同时对更换电池进行一定的补贴,这样也许可以从源头上消除隐患。当然,针对小区电动自行车进楼内的现象要加强巡查和处罚,抓到一起罚一起,绝不手软。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