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最大的悲哀,就是在迷茫中走向极端”,这太合适形容当前农村未成年人手机成瘾的现象了。
近年来,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问题变得越发严重。
随着农村的上网条件越来越便利,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无线网络,留守儿童很难不接触网络。
然而,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亦接踵而至。最令人担忧的莫过于农村未成年人的手机成瘾问题。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农村孩子们有了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但同时也让他们陷入了虚拟的世界。
回老家过年,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沉迷于手机,从两三岁到初高中生,几乎把一整天的时间都花在手机上。有些初中女生甚至在网上发视频、玩直播,让人担忧她们是否能经受住网络诱惑。
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
留守乡镇的孩子因为没有伙伴一起玩耍,逐渐变得封闭,沉迷手机已成常态。
为什么他们如此沉迷?
首先,手机提供了最低成本的娱乐。
乡镇缺乏体育文化设施,留守的孩子既没有地方,也没有朋友一起玩耍。因此,网上交友和游戏成为他们最简单的娱乐方式。
其次,家庭管理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导致留守儿童长时间使用手机。
这些家庭缺乏对孙辈正确使用手机的引导意识。由于一些老人需要忙于农活或其他工作,很难全程看护孙辈,他们就把手机当作“电子保姆”给孩子玩。
同时,来自同辈的群体交流,也导致“玩手机”成为一种“新潮流”,加剧了这一现象的恶化。
沉迷手机对留守儿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些孩子体质出现下滑,近视眼和体力下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很多的小学,近视眼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体育课上学生的体力明显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有暴力色彩的游戏和软色情的短视频,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严重心理问题。
更糟糕的是,网络上宣传的娱乐化和游戏化的观念正在悄悄地影响着他们的三观。
对于这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网上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现实中的老师和家长则一无所知。
过去,乡村孩子的童年充满了逮鱼抓虾、掏鸟窝、弹珠跳绳和捉迷藏等游戏。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孩子们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被电视节目占据了。
现在,手机几乎占据了乡村孩子所有的时间。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外出玩耍,而是沉迷于手机游戏中,他们的未来令人担忧。
小学毕业后升入初中,接着中考进入中专,成为社会基层。然而,缺乏觉悟的基层人民是可悲的。
许多中专毕业生很早就被派去工厂打螺丝或者成为外卖员,生活节奏紧张,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只有手机中的大数据不断投喂。
这样的成长环境,根本无法培养个人觉悟。
这些留守儿童很可能会一生麻木无知,直到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又会重蹈覆辙,成为新一代留守儿童。
我们需要拯救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认识世界,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现在,就是拯救他们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