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央视问如果不是傅园慧呢?丽江不买玉器被赶下车游客可回答该疑问

撰文丨墨黑纸白

一、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难免此坑?这就需要更多方面思考了

从傅园慧这些社会上相对有名的人,到广大普通人,都难逃遇到被坑的命运,这是需要我们的社会关注到位的,毕竟这么多年了,并没有完全打击下来此类坑人的嚣张气焰。

市场从来没有赋予某些人坐地起价或强买强卖的权力,而如果出现此类事件,相关方面在日常巡察工作中没有发现和杜绝,确实是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

据中新体育消息,2月17日,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发博求助:咱们包了车现在被勒索了,半路加钱让我们买票;我们不同意,他不开车了咋办,我要不要报警啊!

2月17日10时56分,傅园慧更新社交账号称:感谢网友们的关心,吉林文旅部门已经第一时间介入,问题已经解决,谢谢大家。

央视就此评论称,傅园慧的遭遇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所不同的是,傅园慧不是“普通的游客”。她凭借强大的“名人效应”迅速解决了问题。

但在这背后,大家一个共同的追问是:假如(被勒索的)不是傅园慧呢?不止如此,紧跟着还有一系列的疑问——光天化日之下,谁给司机这样的胆量呢?

这是个案呢,还是普遍的现象呢?为什么总是被动应付、不能主动出击呢?……问题交给文旅部门去作答。

二、此类事件虽然较往年相对少了很多,但仍需尽快进入杜绝阶段

就央视的上述评论来看,我们媒体圈对此类事件是太过于了解了,所以央视直接点明,傅园慧的遭遇不是新鲜事,傅园慧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也是因其名人身份加持。

最终的落眼点,谁给了这些司机们作奸犯科的胆量?当地文旅部门是否了解这个概况?用我们新闻的角度来说,如果连社会上相对有名气的人都能遇到此类事件。

可见当地此类事件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甚至已经愈演愈烈,同时,东北从黑龙江开启的旅游热潮,是辐射到了吉林、沈阳的,并且吉林统计的旅游收入高于黑龙江,那么服务呢?

此前沈阳出现一起宰客事件,当场处理,当场清退并处罚,这事也发生很多天了,吉林还能出现此类事件,不得不让网友们感到诧异。

那么针对央视的疑问,其实也很好给出答案,我们来看另一件此类事件,据封面新闻报道,春节期间,田女士一家5口跟团前往云南昆明、大理、丽江等地旅游,却因在丽江一家玉器店内没买玉器,被导游中途赶下车。

2月13日(正月初四),田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相关视频,立即引发网友热议,但随后不久,该视频被删除。

2月15日,田女士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该旅行团是她提前一个月花费17000元左右订的。旅行社承诺春节不涨价并签订了合同,旅行中途却要求买玉器。

“导游说不买就不能上车,我后来报了警,丽江文旅局也曾出面调解,但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处理结果。”

随后央广网就此事进行了采访,针对该事件,记者与丽江文旅局取得了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事已经立案处理,将尽快与处理结果一起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普通人明显要比名人们遇到此类事件,维护自身利益的难度更大

从该新闻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田女士没有发布到网络社交媒体,或者说发布了并没有引起网友及各方媒体们的关注,田女士一家大概率这个闷亏是吃定了。

这也能很好的解释央视的疑问,即对普通人此类遭遇而言,想要维护自身利益,难度是要大于傅园慧这类人的,同时,连傅园慧也是要靠网络社交媒体来帮自己维护利益。

换个角度来理解,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会遭遇这类事件,而遭遇之后都需要网络求助,然后才能事件得到进一步解决,这真的要考量每个省市的旅游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能力了。

丽江此类事件在往年也很多,几乎年年都能有此类事件在网络上发酵,但为什么一直还能存在?这不得不让人们把疑问的本质去看一看。

田女士的视频为什么被删了?是受到什么压力了吗?为什么丽江文旅当时调解却没有给任何处理结果?如果央广网不去采访的话,是不是该事件就不了了之了?

这都需要打个问号,当然,当事人也说了,她不想因此给丽江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丽江文旅是得看到全国游客们还是很珍惜丽江这个城市名片的,所以当地文旅方面更应珍惜。

最后用央视的评论结尾吧,就文旅行业来说,吃“资源饭”必须得向吃“服务饭”转型了。谁转得快,谁就占先机,谁转得彻底,谁就能笑到最后。

哪个地方、哪个景区还沿袭“一锤子买卖”的思维或做法,只会砸了自己饭碗、断了未来的路。因为,游客会用脚投票的!

2024—2—18落笔于墨辩阁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