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很多电影都会给自己贴“喜剧”的标签。但那多半是因为观众更喜欢笑所以喜剧更容易卖座、没必要跟喜剧较真更方便解释剧情瑕疵。很多所谓的喜剧要么是咯吱人逼人尬笑,要么是胡乱穿插几个网络笑话充数。但这部电影却是真正的喜剧架构和喜剧叙事手法。
其次,优秀的喜剧都有悲剧的内核。这部电影无疑是做到了。好人得到奖励、坏人受到应有的处罚。但靠的还是大领导乾纲独断。工厂保下来了,但先前裁员的那几千人的悲欢又有谁在乎?电影欢笑之下、解气之余,是打工人走出电影院仍然要面对被“优化”的压力。比如节奏多少有点拖拉,如果能压缩一下片长加快节奏,把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四十分钟左右,可能要比现在更抓人。
再比如女主角存在的意义不大,给我的感觉是在捧角儿,而且还捧不太起来。最后,这部电影把一部喜剧拔高到了反思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向何处去的高度。影片真正的深层矛盾并不是几个蛀虫合伙搞钱,而是制造业和金融到底哪个才是发展方向。制造业是劳动群众安身立命之本,但资本家无疑倾向于通过更低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