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中,中美竞争已成常态。
美国在各个领域针对中国,在贸易上提高关税,在国际上用舆论抹黑中国。在当下的美国,反华已经成了政治正确。
美国为何总是针对中国?英国学者所说的中国犯下的“原罪”又是什么?
中国犯下“原罪”?
1月22日,美国政府再次通过法案,宣布将禁止美国防部从六家中国企业采购电池。很显然,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围堵和针对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这些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动作不少。尤其是2018年特朗普上任之后,中美关系更是急转直下。
但对于美国的针对,很多人都是不理解的。
毕竟,中美之间贸易往来非常密切。不管是农业、贸易、汽车还是高科技领域,双方都有合作和往来。
针对中国,不仅会对中国造成影响,也会对美国自身产生影响。
那么,美国为何明知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还要执迷不悟呢?对此,英国的一个学者马丁在一篇研究报告中曾指出: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原罪”。
中国犯了什么“原罪”,这个所谓的“原罪”就能成为美国打压我们的理由吗?
美国打压世界第二的传统
事实上,英国学者口中中国犯下的所谓“原罪”不过是因为我们发展的过于迅速。
在美国看来,如果不对中国的发展加以抑制和打压,那么假以时日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取代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
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并非一直都是针对状态。中美之间也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那时,我们加入WTO,加入了世界经济体系,经济也开始迅速腾飞。
客观地说,在我们的发展中,美国对我们的帮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是有的。
而美国之所以打压我们,则是因为我们成为了“世界老二”。
美国从建国到现在,一直都有打压世界老二的传统。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但为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随时打压冒头的世界老二,成了美国的头号任务。
日本、欧盟,都曾被美国打压过,也成功了。
二战之后,日本靠着美国的扶持,经济飞速发展。从1995年开始,日本的经济基本已经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日本的GDP年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
1968年,我国还在艰难发展的时候,日本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日本生产的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对美国本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让美国产业空心化更加严重。
美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用政治筹码限制日本的经济发展。一纸《广场协议》让日本的经济原地踏步三十年,时至今日,依旧将日本困在其中。
对日本的打压美国并没有下太大的功夫,毕竟日本本就是受制于美国的。而美国打压的第二个世界老二,则是欧盟。
二十一世纪,美国最大的对手不再是日本,而是欧盟。二十一世纪,欧盟联合欧洲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欧元作为欧洲国家的通用货币,也逐渐成为国际上的强势货币。
很显然,如果任由欧盟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威胁到美国的货币霸权地位。
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但打压欧盟显然要比打压日本困难的多。毕竟,欧盟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
为了扳倒欧盟,美国接连发动了科索沃战争和海湾战争。靠着这两次战争,欧元的崛起进程被打破,美国也再次保住了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
中国崛起,被美国视为眼中钉
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开始故技重施,将中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为了打压中国,美国可谓用尽了手段。
从一开始的贸易战,到新冠时期用舆论抹黑我国,再到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
如果说中国到底有什么“原罪”,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发展的太快,让美国开始害怕。
但事实是,中国和美国完全不同。我们发展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并非是想像美国一样成为世界霸主,做全球警察。
况且,中美之间还有很多共同利益,对抗并不利于双方长远发展。
但从当前的趋势来看,美国打压中国,针对中国的态势很难更改。
但对美国的打压,我们也并不畏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美国2024年大选正在进行,对于美国的新一届的政府,我们也会和从前一样见招拆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