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理说徐老太的口碑已经算是跌倒谷底,几次反转下,丢下了一句“爱怎样咋样,我说的不算。”
便关闭了评论区,加上前一阵子,奔驰哥的释放。
很多网友言之凿凿,说徐老太的网红路到此为止了,甚至还有人猜测会不会被封号,付出代价等等。
然而,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在消失了半个月后,徐老太和她女儿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高调接到了来自浪莎的邀请。
或许,下一步就是带货了!
毕竟,依靠这次奔驰男砸车事件,徐老太的账号“五莲徐八月”可是涨了几十万粉丝,黑红也是红粉丝量的的确确涨了。
只是不知道这些商家是怎么想的?
先是奇瑞汽车。
他们不仅仅是给徐老太赠送了一辆汽车,更是在公众舆论的浪潮中巧妙地将品牌植入,转化了危机。
如果说,奇瑞是因为太过心急想接流量而被徐老太骗了,从而用直播的方式果断切割,为奇瑞汽车赢得了不少好感分。
那紧跟其后的浪莎就是令人费解了!
他们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活动,再次将徐老太的故事推上了高潮。
红地毯的铺设,直播带货的邀请,这一切都是对流量经济的充分利用和深刻理解。
然而,徐老太的负面形象和带货能力的未知数,也让这样的策略存在着不小的风险。
社交媒体上对她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直播的成功与否变得扑朔迷离。
特别是舆论一边倒的风向。
如果直播出现意外,浪莎品牌深耕多年的形象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是一个赌局,浪莎押注在了徐老太能成为一名成功带货的网红。
其实也能够理解,浪莎希望抓住了一个独特的机遇。
对于浪莎而言,这并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品牌推广,而是一场充满策略的流量实验。
当这道热点“流量大餐”摆在面前时,不加以利用确实显得有些浪费。
正如俗话所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在公众的眼中,徐老太的黑红也能转化为了一种特别的存在感。
浪莎公司深知,即便徐老太直播的结果并不完美,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品牌形象的一次强化。
失败与否并非最终的衡量标准,因为即使直播不尽人意,也会有讨论声浪,这些都是对品牌的进一步宣传。
这种赌注放在徐老太身上,确实有其合理之处。
然而,赌注的背后必须有着精心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
浪莎需要确保直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控制,以确保尽可能减少负面的影响。
他们必须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直播期间的各项事务,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同时也准备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对于徐老太来说,这是她个人品牌塑造的重要时刻。
她需要把握这次机遇,倾听公众的声音,调整自己的姿态,利用直播平台来重塑自己的形象。
通过展示出更加真诚、谦逊的一面,她有可能逆转公众的看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支持者。
徐老太和浪莎的合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互联网时代流量与品牌结合的鲜活案例。
虽然说不出什么,但浪莎在道德上势必会受到谴责。
还是那句话,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赚钱不可耻,但做人的底线不能丢。
这句话既送给徐老太和她女儿,也送给想吃这波流量的浪莎品牌。
别为了钱,失了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