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新华社记者最近从人社部获悉当前多地正在有序开展2024年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比如,根据《牛城晚报》报道邢台市已经开展2024年度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认证一次,机关失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每年认证一次且两次认证时间不超过12个月。

为何要重视养老保险待遇认证工作?

我们都知道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计缴纳养老保险年限在15年以上。此外,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隐含条件,即退休人员必须存活于世。

历史上发生过退休人员已经去世,家属为了继续领取养老金而“秘不发丧”,导致人去世了可还在发放养老金保险待遇,造成了资源浪费以及不公。为了堵上这个漏洞人社部设计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说白了就是要确定领钱的退休人员还在世、防止家属冒领养老金。

制度实施后意味着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那么人社部门将暂停发放养老金直到退休人员证明自己在世(完成认证)后恢复发放,停发的当然也会补上。

因此,不想让养老金发放受影响甚至被冻结的退休人员请一定重视养老保险待遇认证工作,主动向人社部门展示自己还活着、有继续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多久需要认证一次?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参保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按照规定每年认证一次,或者说12个月内完成一次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就可以了。

注意,认证没有具体时间规定,只要两次认证间隔期不到12个月就行。比如,退休人员张三2023年2月25日认证过一次,那么最晚的认证时间是2024年2月24日,只要在这一天前完成认证就不会影响养老金的发放。相反,如果超过了2月24日还没认证,那么下个月(3月)可能就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了。

当然,大家也用不着每个月或者隔几个月就去认证一次,确保两次认证的间隔期在一年以内。

如何完成2024年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每月正常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说明有效认证间隔还未超过一年,别忘了2024年做好认证工作。如何认证呢?有好几种方式,绝大部分退休人员用不着刻意做这件事情,因为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已经顺便完成了认证。

随着大数据以及网络的发展,人社部门会调集公安、银行等多部门数据,退休人员在办事情的时候自动完成了认证。

比如,张三2024年1月18日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需要本人到场,公安会录入相关数据,人社部门采集到了这一信息,于是张三在今年1月15日已完成了认证。又比如,李四在今年2月17日到银行柜台取现,过程中需要“验明正身”并拍照,这个动作产生的信息同样会被人社部门采纳,相当于在当天完成了一次认证。

当下很多场景需要身份验证甚至是人脸识别,所以大部分退休人员,尤其是城市里的老人虽然从来没有到社保中心办理过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可实际上早已完成了,而且每隔12个月至少完成一次。

那些平时不怎么出家门,即便出门了也不办事,只是在家周边活动的退休人员需要主动进行资格认证,一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是线上认证。退休人员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手机应用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二是现场认证。就是本人带着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当地社保中心完成资格认证。

三是自助认证。既用不来智能手机又不想排队的可在社保中心的自助终端机上认证,不会使用机器的可以请教工作人员。

四是上门认证。有些退休人员年龄很大、行动不便,这类特殊群体可以提出申请,社保部门会派工作人员上门帮助认证。

相比后三种方式,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资格认证显然是最方便、效率最高的。针对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人社部门开发了“他人代操作”功能,退休人员正好可以趁着过年的时候家里小辈在家让孩子们帮助自己完成认证。

写了那么多是希望大家对自己负责,事关养老金的领取,非常重要。不要直到几个月没有领到养老金才发现自己错过了认证时间,虽然后面能补但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明明能够避免麻烦的为何要经受呢?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