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新生人口规模逐渐减少,已经成为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实。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70年-2022年我国出生的人口总数占比,已经从全球26%降到了7%,而65岁以上老年人的占比却整整上涨了10%,并且我国老龄化的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加剧中。
其次就是新生儿数量,据统计我国新生儿数量甚至已经低于尼日利亚了,如果不加以制止,下一个目标就是巴基斯坦。尽管当前二孩、三孩政策已经相继放开,但是效果却有些差强人意,我国的出生率仍在持续走低当中。
记得前不久家里的一位老人经常唠叨,说鼓励生育就得像当年计划生育一样,如果孩子数量达不到两个就取消财产继承,甚至不能提干,过去当他说出这句话时,总会引得周围人哄堂大笑,但是当今年再说出这句话时,大家不再笑了,而是感慨叹气。
我知道人口问题绝对是关乎国家利益的头等大事之一,当然这个已不是一朝一夕,列举一串数字就能解决的,只是单纯强调几乎无法解决。
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咨询一下大家,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自己没有生育意愿的,假如你就是一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实际情况让你不想生育,是车贷?房贷?还是其他。如果单要从国家政策方面出发,究竟什么样的利好才能真正推动大家积极生育呢?,才能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至于老年人就这样了,想生也已经不允许了,如果没有孩子,没有生生不息,一个民族将会怎样继续走下去呢?要知道咱们中国人做什么,似乎一切都是在为孩子考虑,把所有的心血与汗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如果没有了孩子大家怎么办呢?
就像过去一样,红军两万五千里漫漫长征,一个妇女马上就要临盆了,指挥员命令士兵看看能不能去老乡家里接生,但转念一想这里是少数民族,有纪律不允许进老乡家,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找一处无人居住的破房子接生,但这个时候敌人追了上来,妇女因为难产迟迟没有生出来,前有狼后有虎,在围追堵截之下十分凶险,而这个时候又不断有士兵因此而牺牲,但指挥员依然不愿意放弃,哪怕牺牲也要顶住,为的就是争取一个生孩子的时间。
这个果实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甘将军的夫人讲给孩子们听的,她就是开国第一位女将军李贞,电影中由秦海璐扮演,当时他们家有20多个孩子,不过这些并不是她自己生的,而是由于之前战乱纷飞,许多牺牲战友的孩子,于是李贞夫妇二人就把这些孩子领到了自己家中抚养。
为他们提供吃喝拉撒、教育学习、还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听的也是热泪盈眶。但有些人就是不买账,认为当时都那样艰苦了,还是打仗,本来就难上加难,为了一个临产的妇女而牺牲掉这么多战士并不值得。
而当时有个人就评论道,叫什么我已经忘记了,当时他说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吗?但我看到这句话时瞬间红了眼眶,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没有孩子也就等同于没有了一切。
就算你家房子再多、钱再多,死后是带不走的,古时候有句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放在过去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歧义,但放到现在,在大多数人眼中就是“歧视女性”,所以现在无论结不结婚、生不生育都是个人意愿,任何人都不能强求。但对于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而言,人口减少是不怎么利于发展的,不然欧美国家也不至于如此疯狂的鼓励生育。
所以现在新生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怎么办呢?只能靠政策鼓励、只能靠自觉,大家觉得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呢?毕竟人口问题不同于其他,一时的调整几乎很难改变现状,但是众人拾柴终究火焰会高,所以大家可以集思广益想想办法,至少要把现在不愿意生育的顽疾搞清楚,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才能更加彻底的解决我国生育方面的这一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