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李鸿章:“他无数次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谩骂、指责……李鸿章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他始终在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维护国家利益,但遗憾的是,他手中的筹码太少了。

在中国的近代史中,李鸿章这个名字是绕不开的,无论是有人将他视为“卖国贼”还是“爱国者”,是被谩骂还是被称赞,近代中国的历史与他息息相关。

他是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清朝的中兴四大名臣;是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更是慈禧太后眼中再造玄黄之人……足以可见李鸿章在清廷中的地位之高,那么他的最高官职在如今又相当于什么职务呢?

一、一步步的官场之路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东乡磨店乡的一户人家。家中有兄弟姐妹八人,而他排行第二,民间还给他起了一个“李二先生“的美称。

李鸿章自幼就要比别人聪慧,也要更加勤奋一些。在他六岁时,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后拜合肥的名士徐子苓为师,在十七岁时就考取了秀才。

在当时的年代,读书便是为了考取功名,得一官半职,李鸿章亦是如此。在家人的支持下,李鸿章踏上了去往京城追求仕途的路程。才华横溢的李鸿章很快就得到了众多京官的认可,在北京城安顿了下来。

1845年,即道光二十五年时,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进入了曾国藩的府邸,被曾国藩亲自教导。彼时的曾国藩已经在朝廷中有所小成了,且他也是科举出身,对李鸿章有很大的帮助。

两年后,即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以二甲第十三名的成绩考中了进士,并以庶吉士身份进入了翰林院。在此后的五年间,他从正七品编修一路升到了三品按察使衔候补道。在短短的几年间,能够官升七级已然是不易了。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1858年的时候,已经35岁的李鸿章却做了一个决定:辞去官职,成为曾国藩门下的一名幕僚。这意味着他要放弃已经得到的一切,重新开始,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他是做了一件傻事,可对于李鸿章自己来说,在曾府当幕僚的这三年却是他最大收获的三年。

在此期间,他学会了如何带兵打仗,也学会了如何处理政务,这为他后来的接连晋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的知识沉淀让他在上海的第一仗中就收到了胜利的捷报,于是有了江苏巡抚李鸿章。而他的辉煌仕途正是由此开始,每隔两年便官升一级。那么他的最高官职又是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四个“身份”了。

二、李鸿章的四个身份

从1870年起,李鸿章被调任直隶总督一职,此后李鸿章身上兼备了四个身份,而这四个官职也让李鸿章的权势到达了顶端。

这四个官职分别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大学士以及海军衙门帮办。

首先是北洋大臣。清政府于1861年时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总理衙门,作用便是管洋人的事务,与外交部的作用相似,不同的是,总理衙门的官员很多是由外国人担任。

当然,清朝中也需要有人跟他们对接,而这个对接洋人的人便是李鸿章,每当总理衙门有什么事情时总是会先征求李鸿章的意见。因此,李鸿章便成为了总理衙门实际上的主管人。这个职务在现代来说,也就是外交部长了。

其次是直隶总督。直隶总督是天下疆臣之首,管的是一省的军政和民政,且是直接管辖,不需要事事通过中央。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