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在战场上精谋善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卓越战功。
林彪对待工作严肃认真,性格却十分孤僻。他不爱与人打交道,对自己的部下也很冷淡,但是他却是一个非常惜才爱才的人。
即使林彪这个人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对于自己手下的爱将杨成武、李天佑等却是关爱有加,不断地培养提携。
在一次调任司令员的风波中,即使万毅千般不愿,仍然坚持调任李天佑为一纵司令员,甚至让万毅向李天佑学习打仗。
李天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文弱书生,他的性格刚直,打起仗来也是勇猛过人,在平时的生活里沉默寡言。无论是性格方面还是作战方面,都与林彪有着共同之处。
1940年,林彪在莫斯科养病期间,这位曾经的爱将提出要和他拍照留念,其实林彪本人是不喜欢拍照的,但是性格冷硬如铁的他这次竟欣然同意。
那么,这位“虎将”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为何李天佑的拍照请求能够得到林彪的同意呢?
一代名将李天佑
李天佑在1914年1月8日,李天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他们一家有七口人,靠着一亩多的薄田维持生计。即使生活条件差,他的父亲仍然送他读了两年的书。
1925年闹灾荒,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他读书,李天佑便辍学在一家米粉店干活,有一次听到客人讨论有部队来桂林招兵时。
李天佑心中一动,在店里忍受这样繁重的劳动还不如报名当兵吃皇粮。于是他就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北伐虎将李明瑞的队伍。
后来李天佑在广西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培养教育。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百色起义,是李天佑在加入共产党后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
1929年10月1日,李明瑞和俞作柏在南宁进行誓师,准备进攻广州。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派人离间李明瑞的主力部队。
结果在队伍到了桂平后,主力部队师长吕焕炎与杨腾辉带着军队投到蒋介石的麾下。在李明瑞惨遭失败后,俞作柏逃往香港。
看到这样的局势,中共中央决定率领两千多人的武装队伍,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李天佑所在的教导总队就在其中。
由于情况紧张,百色起义领导人之一张云逸提出:革命队伍是由有觉悟的人组成的,愿意继续革命的站在我的左边,我们不会强迫不愿意的学员留下来,你们站在我的右边。
李天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磨难,深知摆脱贫穷和饥饿的一条正确道路就是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于是毫不犹豫的站在了左边。紧接着李天佑被提拔为排长。
10月28日,李天佑接到命令:全副武装乘汽船到百色参加野营训练。表面看着是说参加训练,其实是由于从南宁到百色后熊镐生变,中央准备卸了熊镐的兵权。
但是熊镐手下指挥的部队有一千多人,这件事实在不好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