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这几天,一个蓬头垢面、牙齿稀松枯黄的流浪汉,频繁登上了热搜。
一位来自中国的热心男子,在美国的街头,意外发现了一名流浪汉。
当时,这个流浪汉裹着一床又破又旧的薄被子,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冻得直哆嗦。
看他是中国人,所以中国男子忍不住上前表示了关切。
谁知,这一问才知道,这名流浪汉,竟然是一位失联已久的复旦留美博士。
这样的发现,让人唏嘘不已。
这名流浪的留美博士,叫孙卫东,今年54岁,老家在中国江苏省江阴市,在美国已经待了20多年。
作为学霸的他,中考时,总分640分,他考了628分。
六门功课,有四门得了满分。
上了南菁高中后,只读了一年,他又因为成绩优异,被复旦大学的少年班录取。
在复旦本科毕业,1988年,他又拿着高额的奖学金,去美国留学攻读硕士。
后来,在美国继续攻读了博士。
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孙卫东学的都是物理专业,他特别酷爱物理。
读硕士和博士期间,他曾在美国物理学权威期刊上,发表过32篇关于物理方面的SCI论文。
博士毕业后,他留在了美国工作,取得了美国绿卡,在华尔街做了两年博士后。
之后,他又顺利拿到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人。
在华尔街工作期间,孙卫东的月薪,是14万美元。
这样的薪水,别说是20多年前,即便放在今天,也依然是高不可攀的。
虽然这份工作,有十几万美元的月薪,但因为并不是自己喜欢的物理领域,而是计算机编程工作。
加上美国的就业环境竞争压力特别大,孙卫东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他有了幻听幻视的感觉,而且随着工作的深入,这种症状越来越明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工作,孙卫东已经无法继续留在工作单位了。
更不幸的是,这时候,妻子马上选择了跟他离婚。
离婚又失业,接下来,路在何方?
权衡和思虑了很久,孙卫东打算拿着自己做博士后这一两年所剩的存款,回到家乡,回到国内发展。
可屋漏偏遭连夜雨,很不幸,2007年,就在他坐车回国的路途中,他随身携带的由几十万美元换成的人民币,在汽车上被人偷了。
孙卫东回国发展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掐灭了。
他只好打道回府,重新回到了美国。
因为身体幻听幻视的原因,暂时无法工作,失去收入的他,最终只能选择去流浪。
这一流浪,就是整整16年。
这期间,他经常会在天桥下,街边无人的角落,公园的长椅和废弃的凉棚里睡觉。
放在夏天,这样的流浪日子,他还能忍受。
可到了酷暑寒冬,这种流浪,已经让他无所适从。
当天气很冷的时候,他只能跑到地铁站和火车站的候车室,因为那里面有供暖气,他能囫囵睡上几个小时。
他每天就是早上吃一顿面包,中午吃一顿面包,晚上就不吃饭了。
一天下来,就是靠两个面包打发。
孙卫东的事迹,被当初遇上他的热心中国男子,以视频的形式发在了网上。
顿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
网友在感叹他的高智商和天才之余,又对他现在的落魄境况深表同情。
有好心人帮他联系美国当地的救助站和收容所,协助他申请在美国当地对流浪汉的每月1000元的补助。
也有人表示愿意资助他回国的路费,因为不想看到一个祖国培养的高级知识分子,就这样被埋没,希望他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还有人觉得,他当初既然想去美国发展,拿到了美国国籍,学成后没想过回来报效祖国,如今落到这步田地,是咎由自取,应该自食其果,不欢迎他回国。
而当初孙卫东就读的南菁高中的同窗,也看到了他的视频和报道。
早在2017年,南京中学87届4班毕业30年聚会上,就有同学就说过,孙卫东在美国失联了。
只是大家没想到,他的情况会如此悲惨。
一部分女同学看了之后,忍不住为他落泪。
那为什么孙卫东在美国生活得如此凄惨,却整整16年期间不和家人联系呢?
很显然,他没脸回去。
在他看来,自己愧对父母,愧对家里。
想着家里辛辛苦苦供自己读书,保送复旦,再一路留学到美国,攻读博士,取得美国国籍,最终就这样落魄、身无分文地被逼回国,他感到很丢脸。
而他80多岁的老母亲,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这16年期间在美国过得这么辛苦。
而孙卫东的弟弟,也是复旦大学毕业的,在事业单位工作。
他也通过网络和媒体的报道,获悉了哥哥在美国的近况,站出来发声。
他说,这些年来,家里人一直以为哥哥在美国过得很好。
因为哥哥跟家里人交代过,自己在美国是做保密工作,不能被经常打扰。
为了不影响哥哥的工作,家里人忍着对他的思念,没有过多地联系他。
而现在,他才知道,原来哥哥这16年过得这么落魄。
考虑到怕老母亲伤心,身体吃不消,没敢告诉她真相。
而孙卫东这16年来都不和家里人联系,也不回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有些愧对母校,愧对祖国。
自己当初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一个美国公民,并且学成后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发展,可如今过得这么凄惨,再回国,脸上自然无光。
虽然成了一个流浪汉,但这名高级知识分子的自尊心犹在。
能流浪16年,可见他已经彻底放弃了自己,也做过心理上的垂死挣扎。
而如今,老家,祖国,好像都已经成了他回不去的退路。
一个天才,就这样陨落了。
而背后失联的真相,让人唏嘘,更让人痛心。
撇开国籍,撇开成见,只希望这样一个被生活抛弃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能依靠自己的专长,发挥真正的价值。
人生的选择,可以后悔和评价。
但人才,应该得到利用。
知识,也应该受到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