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11月25日,南京某高校图书馆,突然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的一系列无耻举动,瞬间惹怒了全场。

图书馆里,同学们都在安静学习。

这时候进来了一位头戴鸭舌帽、穿着黑色衣服的男子。

只见他一进入图书馆,就径直坐在了一位女孩身边。

然后放下背包,玩起了手机。

旁边的女孩一开始也没在意,毕竟这是个公共场合,别人是学习还是玩手机都是他的自由。

可是过了一会儿女孩就感觉不对劲。

因为男子竟将手机声音外放,里面不时传来一些“少儿不宜”的声音。

就在女孩尴尬之际,男子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

他直接把手机摆到女生眼前,而手机里正播放着“不雅视频”。

女孩瞠目结舌的同时,男子一脸色眯眯的搭讪:

“可以做吗?”

这什么情况,女孩被吓得汗毛都立起来了。

站起来大声吼道:

“你有病吧?”

又羞又气的女孩,赶紧喊来工作人员。

没想到男子看到工作人员过来,不仅没灰溜溜地走开,

反而还一副“没事人”的模样,淡定地坐在座位上。

女孩见状更加气愤了,满含委屈地控诉:

“你有病吗,你很缺吗……”

说着说着,双方就争吵起来。

但很显然,男子并不觉得自己有错。

他将手机砸在女孩面前,气势汹汹地说道:

“都是18岁成年人了……”。

所以呢,只要是成年人,就活该被“骚扰”吗?

忍无可忍之下,女生拍案而起,大声怒斥:

“你要看视频回去看,在公共场所打扰别人就很不应该了。”

听了女孩子这番话,男子还是没觉得自己理亏,竟把过错归咎到女孩身上。

他淡定地回怼道:

“你心理素质这么差吗?”

大庭广众之下骚扰陌生女孩,还反过来责怪女孩大惊小怪,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啊?

拿刀捅你一下,你受伤了,还要问你身体这么差吗?

男子的这番诡辩,连周围同学都看不过去了,纷纷出言指责该男子。

眼见自己成了众矢之的,男子终于意识到“嘴硬”已经没用了。

于是顺势装起了“柔弱”,说出那句最经典的话术:

“我还是个孩子。”

好家伙,这是觉得大家都眼瞎吗?

治安处罚条例规定,只有未满14周岁的儿童才被称为小孩。

但他人高马大,穿着成熟,说自己是未满14岁的小孩,谁信呢?

男子的无耻行为,彻底惹怒了全场,周围同学大声说让叫保安。

没想到话音刚落,刚才还气焰嚣张的男子,就想起身离开。

可同学们都不是吃素的,看到他想跑,合力将他拦住。

最终保安来到现场,将该男子控制带走。

事情发展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没想到,网络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却越来越偏离。

一开始,大多数网友都赞扬女孩的勇敢,指责男子的不知羞耻。

毕竟人证物证据在,男子没什么可洗白的。

慢慢地,一些比较理智的网友,开始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

他们认为,这件事的重点不是性骚扰,而是男子的真实身份。

这才是这起事件细思极恐之处。

众所周知,最近因为疫情,南京很多学校都进行严格的出入管理。

按理说,能在学校图书馆畅通无阻的,就那么几类人:

要么是学生,要么是教职员工。

无论是哪一种身份,做出如此流氓行径,都是令人大跌眼镜的。

更何况,男子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陌生女同学进行性骚扰,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

再联系他被女孩指控时那副淡定的姿态,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有恃无恐。

至于仗的是“自己的势”还是“别人的势”,这都是值得推敲的。

就在网友越挖越深之时,网络竟突然传出风声,称:

该黑衣男子是精神病。

而且不是一个人说,是很多人都这样说。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在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后,也就彻底失去了对此事的讨论兴趣。

我不知道这到底是谁在带节奏,也不知道他目的何在,只是感到出奇的愤怒。

明眼人都看出来,男子并不像一个精神病人。

纵观他和女孩对峙的全过程,他的以退为进、欺软怕硬……明显都是有谋划的。

你可以说他三观不正,但不能说他的精神有问题。

一句简单的“精神病”,并不足以“洗白”他的性骚扰行为。

这样离谱的言论,是觉得大众眼盲心瞎吗?

还是说,“精神病=免罪金牌”的论调,已经无处不在了?

如果是后者,那确实存在这样的现状。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近年来“精神病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多了起来。

而且无一例外,他们都犯下了令人不齿的恶行。

或暴力、或蛮横、或疯狂……无所不用其极。

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

前几天,在广东潮州,

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光天化日下,竟被一个男子当街猥亵。

幸运的是,被路过的两位热心男解救了,那个猥亵的男子也被抓起来了。

可是办案人员表示:该男子怀疑患有精神疾病,已被送至精神病院强制治疗。

令人玩味的是,在几天前,该男子就疑似骚扰了另一位女子,最后也是被抓获。

如果是精神病,就算不处罚,按规定不是应该强制医疗吗?怎么这么快就行动自由了?

无独有偶。

10月30日,浙江永康女子小徐被一男子尾随,在公厕被持续殴打。

“他拿砖头砸我的头,撕咬我的鼻子,拔我的舌头,又将手伸进我的眼睛中,想挖我的眼睛……”

这样残忍的暴行,整整持续了20多分钟。

小徐殴打前后对比照片

按嫌疑人父母的说法,儿子患有精神疾病。

在家里买了一大堆女人用的东西,家里人想带他去医院,他也不肯。

这两起案件,何其相似:

施暴者都是精神病人,受害者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

按理说,受害者应该是是弱者,但到了这里,患有“精神病人”的施暴者摇身一变成为了弱者。

不难想象,一旦他们的精神疾病被证实,大概率不用负刑事责任,或者被从轻处罚。

到头来,受害者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社会盛行“精神病犯罪者”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是对法制的践踏,还是对无辜者的霸凌?

电影《九品芝麻官》剧照

曾经有这样一篇让人意味深长的文章:《当法制社会遇到了满世界的精神病》

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当一个人提刀向你砍来,这时你该防卫。

但如果这个向你砍过来的人是个精神病患者,你一旦防卫过当,那入刑的可能就是你,他哪怕砍死你都不会入刑。

所以法律保护的到底是谁?我想现在已经有人身体力行地给出了答案。

在很多伤人事件中,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为了减轻罪责,都会去四处找证据、开证明或自曝嫌疑人患有精神病。

这几乎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脱罪方法。

即使他的证据错漏百出,但只要“精神病人”的口号一喊出来,就代表了一线生机。

电影《九品芝麻官》剧照

当然,并不只有中国是这样的,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的规定。

我相信当初制定这条法律时,是出于人道主义。

毕竟精神病人没有自由意志,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理论上属于弱者。

可是没想到,这反而给了坏人可乘之机。

他们为了逃脱处罚,便谎称自己是精神病。

电影《九品芝麻官》剧照

众所周知,精神疾病的鉴定是极其复杂的。

到底谁是真正的精神病,而谁又是假借“精神病人”浑水摸鱼的人?一时很难分清。

唯一肯定的就是,精神病不是原罪。

诚然,一些精神病患者的确犯下了滔天恶行。

但不代表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是坏人,他们被无端污名化,某种程度上也算受害者。

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在主观能动性下作恶的人。

他们不仅顶着“精神病人”的名号作恶,还妄想拍拍屁股立马走人,真是费尽心机。

电影《九品芝麻官》剧照

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合理的方式,来阻止那些“装病”逃避处罚的人。

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总会有各种考虑与衡量,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随着“精神病人”犯罪事件的频发,保障无辜者的生命安全,已经刻不容缓。

所以对待那些叫嚣着“我是精神病”的犯罪者,合理的隔离、管制以及治疗制度,还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能避免其多次犯罪,更是对其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

回过头再看图书馆骚扰女孩的男子,无论他是真疯,还是装疯,都掩盖不了他的无耻行径。

而犯错,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