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 创客公社 吴昊钰
被华为、小米、刘强东夫妇看中的苏州公司,又融了数亿元。
据企业官微消息,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旗芯微”)宣布完成B+及B++轮两轮融资,由华控基金、苏高新金控、苏高新集团、无锡国经,以及产业方中车资本旗下基金中车民生联合投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
2020年成立于苏州高新区,旗芯微是一家汽车芯片供应商,公司产品均满足车规AEC-Q100、功能安全标准ISO26262以及各项车规可靠性测试,可广泛应用于车身、中控、域控、底盘、安全、动力、电池管理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融资前,旗芯微已完成6轮融资,资方包括哈勃投资、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创新工场、鼎晖投资等头部机构和企业。其中,顺为、鼎晖投资、华业天成等更是投资2轮及以上。
如此,来自苏州的旗芯微究竟有何来头,能吸引到一众知名机构加注?
公司虽成立3年
但拥有超过30年的底蕴
旗芯微创始人兼CEO万郁葱,在半导体和电信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行业经验。
2020年时,随着国内汽车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国产替代”机遇窗口来临,万郁葱发觉,智能汽车将是手机以后,下一个最重要的智能平台。
因此,在2020年底,他辞去了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高管的职务,带领技术团队落户苏州创业园,成立了苏州旗芯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创始人万郁葱
但创业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万郁葱而言,企业融资、团队建设、客户谈判等等,每一项内容,都是全新的挑战。
不过,更难的还是产品研发。万郁葱在接受苏州创业园采访时曾表示,“在芯片里面,一个芯片设计要满足车规,要求都是最高的。”
他进一步解释,“不管是对环境、对测试,可靠性、耐久性的要求,车规级芯片都要比工业和消费品芯片要求高很多,所以我们设计的每一款芯片都要经过数万次的验证和优化迭代的过程。”
虽然创业难,研发也难,但万郁葱不曾放弃,他表示,创业要有非常坚定的创新和创业的精神,要潜下心来,让智能汽车能够用上真正的“中国芯”。
据悉,在成立之初,旗芯微就组建了一支硬核团队,他们拥有平均超过 18 年的车规芯片设计经验,具有车规级 8/16/32 位控制器的完整开发经验,以及几十颗芯片量产的纪录。
凭借过硬的实力,旗芯微在成立不到一年,就突破了国际一线厂商的垄断,成功研发出了第一款高性能车规级车身控制芯片。
回看当下,地缘政治、海外芯片大厂缺货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内汽车供应链智能化芯片需求大增,这无疑也成为其能“召唤”华为、小米等一众知名机构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止华为、小米
刘强东、章泽天也投了
翻看旗芯微的融资履历,不可不谓优秀。
据企查查,旗芯微共完成7轮融资,资方包括哈勃投资、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创新工场、鼎晖投资等机构和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股权穿透图,我们也发现,旗芯微股东名单中的天津海河顺科,背后还出现了刘强东、章泽天的身影。
此外,小米和顺为的投资最多,一共有4次,这或也与如火如荼的小米造车有关。
自雷军宣布造车以来,小米全力打造汽车生态链,围绕造车软硬件供应商密集投资,俨然在江苏投资了一幅“米车”版图。而旗芯微专注车规级芯片的设计、生产,自然也成为小米系投资关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在小米投资的苏州企业中,我们也时常能看到华为哈勃投资的身影,两者的合作似乎变得愈发频繁。
例如,企查查显示,华为哈勃2019年最早在苏州投资了裕太微电子,小米也曾在2021年加码。与旗芯微类似,裕太微电子所研发的是车载以太网芯片;
再如,上市时创下半导体行业新股历史最高价的纳芯微,其背后就有华为哈勃和小米的加注。与此同时,原本仅拟募资7.5亿元,但公司最终实际募资总金额高达58.11亿元,超募了整整50亿元,是科创板有史以来超募第二位,仅次于中芯国际。
纳芯微的上市,也为华为哈勃与小米带来了超10倍的回报,让彼此都尝到了股权投资的甜头。
如今,华为和小米再次在旗芯微“相遇”,我们也期待,其不仅成为二者在汽车产业链上的一员大将,也将为华为和小米在未来收获丰厚财务回报中增加更多可能性。
添加创客君微信:chuangke-jun ,备注“苏州”,即可申请加入苏州读者群哦!
本文素材来源 :
苏州创业园:《创业·英雄记》:走进旗芯微半导体——万郁葱
旗芯微:《资本寒冬下的逆水行舟 旗芯微宣布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
创客公社过往报道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方式:13770773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