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说奇怪不?2023年大家都觉得钱难赚,为什么中国的GDP却增长了7%?GDP对普通老百姓到底有什么意义?
2023年,中国GDP是19.37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26.85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中国GDP占比美国的72.14%,紧跟中国后面的分别是日本、德国、印度、英国和法国。而我们的GDP比这五个国家GP的总和还要多出8400亿美元,相当于多了一个瑞士的GDP。
为什么GDP增长了,我们却感觉钱更难赚了呢?是不是数据有假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得搞清楚什么是GDP?GDP对普通老百姓到底有什么意义?
假设全中国只有100块钱。这100块钱就是基础货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M1。再假设全中国只有三个人,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美女。农民把这100块钱拿到工人那里买了一双鞋子。然后工人又把这100块钱拿去美女那里按摩。美女又把这100块钱拿去农民那里买了一袋猪肉。这100块钱流通循环了一圈。GDP就是300块钱。如果一年之内循环了十次,那么GDP就成了3000。
于是这一年中,农民买了十双鞋子,工人享受了十次按摩,美女吃了十袋猪肉。也就这100块钱的基础货币,让这三个人都享受到了不一样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我们要加快流通的原因。
我们再来极端假设一下,假设这三个人都不相互交易了。农民自己住不鞋穿,工人自己给自己按摩,美女自己养猪吃肉。那么GDP就是0。虽然大家也都能生存,但是生活质量是完全不一样的。农民缝的布鞋下雨天不好穿。工人给自己按摩肯定按不到位。美女养猪估计只能捂住鼻子。
这其实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型。GDP越高,就代表一个经济体的协作效率越高。智慧主产值自然就会越高,这就是我们要提高GDP的原因。为什么GDP增加了,我们反而感觉到钱更难赚的呢?消费还降级了呢?
不光是你这么认为,美国那边的朋友也在说,他们的生活质量2023年相比往年也在下降,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中美2023年的主要经济增长点都跟普通老百姓关系不大。据统计美国经济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和高科技制造投资领域。而中国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以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那么快看见实惠。
第二,我们的人口基础太大,人均GDP分摊后就变少了。美国只有3亿人口,2023年人均GDP都奔8万美元了,而我们有14亿人口,人均GDP摊下来却只有1.3万元。
我再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设我们把美国给征服了,把美国的GDP全部收归中国。中国的人均GDP才能达到3万美元,但是在2022年却只能排到全球第34名。2022年美国的人均GDP是7.6万美元,德国是4.8万美元,英国是4.5万美元,连日韩都有3.3万美元左右。而我们只有1.2万美元。
再拿印度来说。在2023年全球GDP中排名第五,GDP总量是3.76万亿美元,只有中国的1/6。而印度的人口已经超越了我们,印度的人均GDP只有可怜的2000美元。人口大国,想让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真心不容易。
为什么中国GDP增长了,钱却更难赚了?你get到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