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的元旦档,最出人意料的或许就是冯小刚新片《非诚勿扰3》的票房惨败。
虽然映前媒体已经保守预测了票房,最高也不过才2.5亿,但没想到结果连1亿都难破。显然,不是保守了,而是冯小刚真的被抛弃了。
尽管为了这部影片,冯小刚已经提前开始了宣传,甚至参加各大盛典晚会,还有一些综艺节目,这在过去是少有的。就像《毛雪汪》,这样一档颇为年轻化的综艺。
一切都是为了宣传。
可是,结果还是难以预料,《非诚勿扰3》票房惨败!
知名大V胡锡进也是为其发声,力挺冯小刚。
在文中说道很为冯小刚伤心,很为冯小刚不服气,为葛优、舒淇不服气。甚至认为很多人没看懂这部片子,没有理解冯小刚。
在他看来,这部影片拍的很好,不仅感人,还充满了幽默桥段,还有那色彩也是亮丽,既打动人,又赏心悦目。
但就是这样一部在胡锡进眼中的好片,豆瓣评分仅仅只有6.1,票房更是才6000万出头,在元旦档一众新片中排名垫底,更是唯一一部票房未破亿的影片。
当然,胡锡进不仅看了《非诚勿扰3》,更是看了元旦档的票房冠军《一闪一闪亮星星》。
对于这部影片,老胡的观感是低开高走,评价是先抑后扬。
前十几分钟,让他看得想走人,但是后来却彻底被吸引了,最后夸赞这部影片,将简单的爱情故事拍得是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最终,让他也是理解了“为什么小青年们都要来追这部电影,而冷落了冯导的《非诚3》”。
但终究他还是表达了对《非诚勿扰3》的喜欢。
为何喜欢?
他直言是因为怀念。
怀念从《非诚1》到《非诚3》中间流逝的那16年。
怀念年轻时的葛优和舒淇。
所以不论电影拍成啥样,他都会去看。
而这也是很大一部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这部影片的原因,当然也是这部影片的卖点之一。
这也就是我们如今常说的情怀、回忆。
这既是卖点,也是缺点,毕竟市场早已变了,那一部分观众终究是有限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没有这样的情怀的,也是很难理解这部影片内在的一些表达。对于观众来说,也不会管那么多,尤其在这个元旦档,要的是仪式,要的是娱乐。至于情怀、回忆,显然并不适合这样一个档期。
这不得不说是电影策略的一种失败。
冯小刚的确是一个标志性人物,贺岁档的代名词。
在老胡来看,冯小刚-葛优几乎就可以定义电影的一个时代。他们重新阐释了市井中的小人物,拆解了人性,一点都不装,最后让生活中很多沉重的东西做了幽默乐观的软着陆。
可是时代更迭,人也老去,竞争更为激烈了,冯小刚却并未跟上时代,尽管重回电视剧,拍了一部《回响》,但也不温不火。
冯小刚到底是怎么了?
在采访中,冯小刚自己承认江郎才尽了,写不出以往的那些段子、金句了。
难道是这一代导演的时代结束了吗?
老胡却并不希望是这样,毕竟年长冯小刚8岁的张艺谋都拍出了年度票房冠军《满江红》,还有陈凯歌也是有着《志愿军》系列,所以时代并未结束。
那么问题就是冯小刚个人的了。
在在最后老胡更是以影迷的身份给了冯小刚一些建议。
他需要走出自己老一套的“舒适圈”,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快闪节奏和八面来风。
他需要正视自己票房低落的原因,不能在市场给他打了低分时犯倔。
我是真心希望他能在继续“做自己”的同时超越自己,打一个票房翻身仗。
作为影迷,老胡表示,“只要他继续拍电影,我和很多他的影迷就不会放弃对他重新翻红的希望。”
可是跳出舒适圈谈何容易,像张艺谋那样不断挑战突破,也是骂声一片。
毕竟,任何导演,不可能保证每一部影片都是成功的,而所谓的成功,不仅是票房上的,还有口碑上的。
但相比较,冯小刚还是依托于过去,没有向前看,毕竟过去些年,受到的冲击太大了,让他一时还难以突破自我的牢笼。
包袱压身,就畏首畏尾,选择了一条最为稳妥的老路,可是这不是当年了。尽管他靠着《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等一部部贺岁片,称霸贺岁档十几年的时间,那时的他可谓风光无限,是货真价实的“冯大炮”。
可是这些年了,遭遇票房的滑铁卢之后,也是退缩了,失去了昔日的锋芒,变得温柔了。
因为他自知没有了资本,这早已不是他的时代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冯小刚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
当然一切还并未结束,一次两次的失利,并不能决定一切。对于冯小刚来说,依然还是有着实力,或许未来还是能够拍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真正实现自我的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