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23年12月22日,朱令走了,29年的冷案,只怕再难翻开。
遥想,1994年12月11日,北京音乐厅。朱令穿着白色花边衬衫,一袭黑色长裙。
在古琴边坐定后,她并不急着演奏,而是开始试音。试一次,不满意,调整琴弦,再试。
场内很安静,等着她调了5次,才开始独奏《广陵散》。
那时,恐怕没什么人知道,铊毒已在朱令体内隐隐发作。
朱令的班长张利曾经撰文写道:迄今为止,我还未曾见过如此完美的人。
有一次,同屋薛钢指着一份杂志的照片对我说,你看,太像朱令了。
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不禁怦然心惊,这不就是朱令吗,她的照片怎么上杂志了?再看下面的注释,那里赫然写着:歌星王菲。
而母亲眼中的朱令,对未来有着“一肚子计划”:一待演出结束,就要将更多精力投入学习。
可是第二天,朱令铊中毒发作,突然病得很厉害:腹痛、腿痛。很快,头发掉光了。
12月23日,朱令入住北京市同仁医院消化内科病房,虽然没有查出病因。
但住院一个月以后,朱令的病情得到缓解,并长出了头发,于1995年1月23日出院。
1995年3月6日,朱令的病情恶化,她的腿疼痛很厉害,并感到眩晕,朱令父母将其送往北医三院求治。
1995年3月9日,朱令父母带朱令到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李舜伟教授接诊后,告诉朱令的母亲“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
但是由于朱令否认有铊盐接触史,并且协和医院不具备做该项化验的条件,协和医院没有进行铊中毒的检测。
1995年3月15日,她的症状加重,开始出现面部肌肉麻痹、眼肌麻痹、自主呼吸消失。
朱令住进协和医院的神经内科病房,协和医院按照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神经根神经炎诊治。
1995年3月23日,朱令中枢性呼吸衰竭,协和医院采取了气管切开术。
1995年3月24日,协和医院开始对朱令采取血浆置换疗法,前后8次,每次均在1000毫升以上。但在这个过程中,朱令感染上了丙肝。
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入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依靠呼吸机维持呼吸。
1995年3月28日陷入昏迷状态,直到8月31日苏醒,朱令共昏迷长达5个月。
1995年4月28日被确认为铊盐中毒。同年5月5日,清华大学保卫部报案。
因从朱令令出现中毒症状到公安机关接报案件,时间已近半年。
北京市公安局接报后经过侦查发现,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
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1995年中,朱令开始服用对症药普鲁士蓝,服用当天,血液中的铊离子浓度开始下降,这是朱令到协和医院求诊的第50天。
一个月后,体内的铊被排出。
但是,由于铊离子在体内滞留的时间太长,朱令的神经系统遭到严重损害,视觉几乎完全丧失,肌体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
朱令同宿舍的同班同学孙某,被警方认定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且跟朱令接近的人。
经过详细调查,警方正式将其列为投毒的犯罪嫌疑人。
然而,孙某的祖父和伯父在政协担任要职,而正是显赫的家庭背景,被认为是本案件的调查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就在朱令去世前的11月,朱令陷入深度昏迷时,父亲吴承之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都已经放下了。”
是真放下了吗?吴承之的眼中明明写满了无奈。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有些唏嘘也有些嘲讽的意味:“还查什么呢?事情不是都明摆着吗,清清楚楚。”
然而,朱令的姐姐吴今,当年坠崖后留下种种谜团,吴承之却没想解开。
吴今坠崖案,至今仍是中国校园三大悬案之一。
而这,和一名普通山东小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