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已过去六七年了,当时我还在体制内某市局机关工作。那年国庆放假期间,当地一网络论坛出现了反映局属单位涉嫌公车私用的网贴,迅速扩散的舆论引起某媒体记者的注意,该记者给市纪委打电话举报并欲采访此事,市纪委党风室要求我局作出情况说明。
作为当时的局机关办公室负责人,我按局领导指示具体承办,最后发现事实上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办理过程却让人深思。
事情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按当时要求,节假日期间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公车必须定点封存,即在指定地点用封条把四个车门封住,暂停使用。我们局所属的一个单位,由于身处闹市区,自己没有专门的停车地方,日常停车都是驾驶员在附近找车位打游击,便把两台公车封在了距离单位200米外街边的停车位上。
不料,长假中的一天,当地某网络论坛上出现了反映该单位存在公车私用的帖子,网友的质疑一是车辆为何不封停在单位?二是为何四个车门有三个贴有封条而偏偏驾驶员车门上没有封条?认为有公车私用的嫌疑。
网帖附有多张现场照片,很快被转发到多个平台,市纪委获悉后要求我局迅速上报情况说明。
接到任务后,我不得不提前结束国庆休假,会同所属单位的Z主任赶到车辆封存现场,发现确实如贴文所言驾驶员车门上没有封条,但Z主任一再保证说驾驶员封车时她就在现场,亲眼看到四个车门都贴了封条的。
正当百思不得其解之际,Z主任看到地上的积水时恍然大悟,说一定是这两天连续刮风下雨给刮掉了,于是我们就在附近试着寻找刮掉的封条结果,结果还真在一辆车的下面给找到了。
我们按照事实经过写了情况说明,经领导同意后上报了市纪委,想着这事终于算过去了。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市纪委党风室又给我打电话,说举报人对这个解释不满意,这不能说明车辆没有被动过。
我说要是谁敢开着这贴上三个封条的公车去私用,那走在路上也太拉风了吧,这么惹眼的事,没有人这么傻吧?
那头说你这推测的理由没有用,要拿出证据才行,人家也可以怀疑你是趁下半夜街上没有人的时候开出去用了。
我说这事上哪弄证据啊?对方说你看看附近有没有监控能看到这台车,看能不能截取到封条被风吹雨淋自己掉落的画面。
果然不愧是办案人员,凡事讲究证据的思路非常清晰,我就没有想起来这一点。
我于是又约上Z主任赶到现场,果然发现附近有家连锁快餐店的监控正对着这个停车位置,经过和快餐店负责人沟通后,按照推测的大概时间,Z主任总共大概花了五六个小时倍速查看了监控,终于截取到了想要的画面。
事情虽然解决了,但却发人深思,为什么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群体缺少 ?一个被风雨吹淋掉的封条就能让人浮想联翩,并在网上获得一呼百应。
近年来,党和国家反腐力度逐步加大,很多腐败分子纷纷应声落马,这给一些人错觉,很多人把“反腐败力度越来越大”误解读为“腐败分子越来越多”,甚至一些网民有了“无官不贪”的执念。
网络监督真的很香,我自己也是乐于行使网络监督权的普通一员,但很多事情未出结果前,不妨耐心地让子弹飞一会儿,切勿武断地过早下结论。
图文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