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令案吹哨人中国好同学
贝志诚,男,北京人。乃朱令前后桌的高中同班同学。1992年高中毕业考入北大,朱令考入清华。1995年贝志诚去协和医院看望同学,得知朱令病情日渐严重,而且病因协和医院无法确诊。
随后为了帮助同学确诊病因,借助家庭工作优势(母亲从事外事工作),将记录朱令病情的病历信息翻译成英文发布到互联网上,寻求国外医疗人士的帮助,并根据反馈的大量信息分析比较筛选,得出了疑似铊中毒的可能性最大,并将疑似铊中毒的相关资料翻译成中文,通过朱家(朱令父亲吴承之)提供给了协和医院。
但协和医院以网络远程诊断存在瑕疵,未予以认可,并以清华告知或者说证明朱令在清华期间没有接触过铊的经历,排除了铊中毒的可能,而且在抽调相关医务专家人员进行会诊时也明确地告知排除铊中毒的可能。也就是说协和医院在未做检测化验的情况下就排除了铊中毒。
为此,朱家提出要求进行铊中毒检测化验,协和医院告知本院没有检测化验设备以及不知何处检测化验,请朱家自行寻找检测单位化验。
因此,又在这生死关键时刻,救人迫在眉睫,一直在提供帮助的贝志诚又一次倾力相助,借助社会力量寻找到了铊中毒的检测单位,为突破病因确诊立下了不开抹杀的功劳。
检测化验结果表明至少有两次铊中毒高峰,最后一次达到足以致死的高峰值。但协和医院对朱家提供的化验结果表示怀疑,并告知没有铊中毒的解药(特效药普鲁士蓝),让朱家自行寻找解药自行购买。获取解药抢救朱令生命,又一次到了关键时刻,必须争分夺秒,刻不容缓,贝志诚竭尽全力,四处联络打听寻找,终于协助朱父通过特定渠道特批才搞到了解药,但解药送达协和医院若干天后才使用,这个时候朱令中毒太深已病危昏迷,快奄奄一息了,好在老天有眼解药起到了作用,也许还有朱令对生命渴望的意志力吧,朱令从濒临死亡中爬回来了,得以生还,算是一个奇迹了。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试想,如果没有贝志诚的挺身而出,没有贝志诚的网络求助,没有贝志诚的四处奔波,没有贝志诚的坚持不懈,就没有朱令命悬一线时的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毫无疑问,也不可否认,如果没有贝志诚,就没有朱令的新生。
毋容置疑,也不必掩饰,如果没有贝志诚,也就没有当时中国校园三大奇案悬案之一的朱令案了,更没有肆意妄为掩盖罪行的跳梁小丑们粉墨登场发生了,一切肮脏龌龊的犯罪嫌疑行为,都会随着朱令的死灰飞烟灭,进入历史的尘烟当中了。
当然,当时也有一些社会各界人士鼎力相助,他们当中不乏有为民请命之人,舍身求法之人;不乏有德高望重的各界人士呼吁尽快破案,以正视听;不乏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共计43位代表,联名呼吁,为民请愿,匡护正义,尽快破案,还以公道。
虽然现在朱令被铊毒害折磨,生不如死长达二十八个春秋,业已怅然去世,犯罪嫌疑人依然逍遥法外,但朱令和百姓的心里都清楚地知道,谁是真正的投毒凶手以及帮凶,这就多少有些安慰了。
贝志诚,我们也知道,因为受朱令案影响,迫不得已于1997年选择退学北大。尔后进入IT领域,有所成就,被誉为“中国IT界先锋人物”。
贝志诚,对于你舍身救命、伸张公道之壮举,我无意用什么华丽的辞藻予以褒奖,我只想这样说,你是揭开朱令案的吹哨人和扭转者,你是为匡扶公道的中国好同学,值得我们予以你崇高的敬意,而且当之无愧!
贝志诚,朱令案吹哨人!中国好同学!人民是会记住你的!
贝志诚,祝你一切岁月静好!
文章转发自其他平台,侵权请联系删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