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管理想要拿到结果,对别人一定要顺人性。
顺着人性,去跟员工的人性博弈,理解人性,才能更好地拿捏管理。
想真正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对自己一定得逆人性。
人的本性就是自私,但管理者却反着来,要无私。
但是,这种无私不是真的无私,只是自私的格局比较高。
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在下面的几点内容里为你详细阐述。
能读懂这篇文章,你就看透了管理与人性!
第一部分:做管理,顺人性
想做好管理,要懂人性、顺人性。
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重要原因:
原因一:很多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不是事的问题
二战期间,美国将军巴顿在报告中发现,空军所使用的降落伞,合格率仅为99.9%。
这意味着,每有1000个士兵跳伞,就会有一个人因为不合格的降落伞而牺牲。
战争容不得一点马虎。因此巴顿大怒,令人找厂家谈话。
可是不管警告了多少次,厂长都不放在心上,并告知:“我们最多只能做到这个程度!”
于是巴顿想了一个办法,修改了工厂的检查制度。
工厂定期抽查伞包,并由厂长本人亲自试验,让他背着自己厂里生产出来的东西跳下去。
于是,奇迹发生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所以说到底,不是工厂没有能力做,是厂长自己不需要跳伞,更不需要为死亡的人担责,自然也不会把合格率放在心上。
管理也是如此,很多事情的背后,往往都是人的问题,而不是事的问题。
唯有抓住人性,用巧妙的方法顺应人性,才能事半功倍。
原因二:好的管理,让大家都捞到好处
好的管理,一定是能让员工捞到好处的。这里的好处,有3层含义:
1.以人的自私为起点
所谓捞到好处,就是要满足人的自私性。
以人的自私为起点的制度,才是真正对所有人有效、真正能激发人的活力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