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作者:华人星光

来源:华人星光(ID:hrxg2020)

世间少有这样的女人:

三次登上“世界百强女性风云榜”,

还是前三位;

一生未嫁,被视为“国人骄傲”,

钟南山提及非典提及她时曾说:

“我很喜欢她,

我得到了她很大的尊重。”

可她却裸辞副国级高位,

就在刚刚,

消失于公众视野许久的她,

终于有了新消息。

她,就是吴仪

1938年深秋,战火的隆隆声中,

武汉名门吴家,

一个女婴呱呱坠地,取名为吴仪。

吴家几代人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吴仪的母亲喻志鹄,

出生于黄梅文化世家,

两个舅舅皆为,

民国时报刊《汉口中西报》的主笔。

而吴仪的曾祖父、祖父,

则是朝廷大将军。

母亲祖上是文化世家,

父亲祖上是朝廷武官,

两家结亲被当地传为美谈,

在这样文武双全的完美家庭中长大,

命运带给她良好的家世底蕴,

却也带给她悲苦的童年。

父母不幸英年早逝,

她和哥哥相依为命,

在颠沛流离中坚持完成了学业,

1956年考入北京石油学院。

她读到《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一书,

书中精明强干的女厂长,

成了吴仪的榜样,

她也凭自身能力,

完美复刻了小说里女主的辉煌人生!

大学一毕业,

吴仪放弃了工厂的铁饭碗,

跑去偏僻的贵州调查油田情况。

以她大学生的文凭,

原本不必在基层吃苦的,

可她一心只想着,

凭自己的努力攻关,

改变国家石油炼制技术很大不足的现状。

从24岁起,

吴仪在石油化工行业一干就是26年,

她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当时北京东方红炼油厂连个村庄都没有。

29岁的吴仪来到这里,

整天打眼放炮,

开着推土机拓荒;

她在机器轰鸣的减压车间当过司泵工,

在一次事故中,她被气浪弹飞了出去......

那时她很瘦,皮包骨头,一头短发,

在车间里熟练地操控着各种大型机械。

可没人敢小觑这个“假小子”,

她工作起来有着超过男子的拼劲,

凌厉果断,大将风度,

有一次,一个分厂工人,

在午夜12点后打电话到她家里,

说食堂送的夜班饭又冷又差,无法下咽。

她说,

这事半个小时内如果没有人给你解决,

你再给我打电话。

结果半小时不到,问题就解决了。

凭着这样一股子干劲,

从开推土机,到做技术员、工程师,

再到出任厂长、经理……

人们曾以敬佩的口吻说:

“她几乎是从男人堆中干出来的。”

那时,

吴仪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企业家,

但她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早已经超过经济范畴。

1988年,

吴仪被提名为北京副市长候选人,

这是她命运的转折点。

那天是临时安排的候选人亮相,

吴仪穿着夹克工作服就登上电视台,

北京的老百姓,

从荧屏上第一次认识了吴仪。

她干脆利落地说:“如果我当选,

我将按照鲁迅先生所说的:

俯首甘为孺子牛。

如果选不上,

我将回到哺育我成长的燕化土地上,

由60年代的拓荒牛,

成为80年代开拓奋进的牛。”

谁承想,她刚踏入政坛,

引发知名度的竟是捕风捉影的流言:

一个单身女性,凭何当得上副市长?

吴仪愤愤不平:

“为什么一个女人走上政坛,

就非要找出她有什么背景和后台?”

她用全力以赴的工作,

回答了这个凭什么。

一般从经济跨政治,

差不多需要半年的适应时间,

而吴仪短短两个月以后,

已完全进入角色。

当然,她很吃力,也很玩命,

遍访30多家企业,

批文件常常批到深夜两三点,

为方便,

她在办公室放了一张床。

她说:

“一叶孤舟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漂浮,

要善于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点。

一旦找到了,别人就不能动摇我。

我比较顽强,

要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不能让舆论左右我。

一个单身的女人,没有这一条,

很难坚持下去。”

三年后,她被调入外经贸部,

在国际经济谈判桌上,

她以雷厉风行著称,

被称为“中国的铁娘子”,

可她总谦虚地说:我只是‘小女子’而已。

然而,

‘小女子’受命于危难之中。

1991年,

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中方代表团团长,

突然生病,

这个沉重的担子瞬间落到吴仪身上。

这时的吴仪,

刚刚升任副部长便临危受命,

匆忙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面对财大气粗,

动不动就霸权主义的美国人,

可想而知这一定是一次,

棘手而艰苦的征程。

双方刚一落座,

美国人一看对面是个女人,

觉得胜券在握了,

想给吴仪来个下马威,

开场白便来了一句:

“我们是在和小偷谈判。”

来者不善,场面瞬间冰冷,

面对对方的蛮横无理,

吴仪毫不留情地顶了回去:

“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

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

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

针锋相对的回答,

令对方明显愣住了,

同时马他们上清楚地意识到:

这个中国女人不简单。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

既要同美国人讨价还价,

还要做出让国内接受的让步,

吴仪灵活的应对,

和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的态度,

让她的对手,被称为,

“国际贸易谈判铁女人”的美国贸易代表。

由衷地叹服:

“吴仪既是国家利益坚定的维护者,

又是坚韧的谈判者,

她非常不好对付。”

这场知识谈判足足持续了两年半,

在吴仪的努力下,美国作出让步,

中国还顺利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人们对吴仪又有了新的认识:

她很会修理傲慢的美国人。

一位加拿大企业家,

听了吴仪在谈判中的表现后,

兴高采烈地说:

“我们不仅要进口中国的商品,

而且要进口像吴这样的部长。”

此后吴仪多次出访,

频频参加国际性谈判,

为把中国商品打进世界市场,

为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她化身为“工作狂”:

在西雅图参加国际会议期间,

《国际商报》一名记者,

报道了她一天的行程:

从早晨8点30分到晚上22点,

吴仪共参加了7个活动,

几乎一点儿间隙都没剩下。

尤其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

吴仪作为堂堂国务委员,在出访期间,

忙到午餐竟是以一包方便面充饥。

在她的周旋和各方通力合作下,

将当年的出口形势转危为安,

创了历史最高纪录。

吴仪说:

“国家强大,是实干出来的,

不是空想出来的。”

诚信不失原则,雷厉不缺风度,

她以这样的气魄,征服了众人。

美国前贸易代表查琳曾评价她:

“如果有人要找一位中国的高官,

来赢得全世界对中国的信任,

那个人就是吴仪。”

2004年《福布斯》,

选出的“世界前100名女强人”,

吴仪名列第二,

在后来的几次评选中,

吴仪又三次登上风云榜前三。

而在国内,

她升任为国务院副总理,

妥妥的副国级,

也是中国第三位女性副总理。

只是,

身居高位并不意味着一路坦途,

“小女子”吴仪,

终于还是遇到了一生中最大的风波。

2003年,非典疫情在南方爆发,

很快蔓延至全国,

可很多人并未警醒。

直到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

宣布中国为疫区后,

这才引起高度重视。

只顾着严密封锁消息,

却抗疫不力的官员纷纷下台,

卫生部部长被免职。

在这样的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

政府的公信力面临考验,

急需有人能出头力挽狂澜,

承担起协调各部门齐心抗疫的千钧重责。

而这付沉重的担子,

最终落在了吴仪的肩上。

那时她接任副总理不到20天,

临危受命兼职卫生部部长,

并担任国务院防治非典指挥部总指挥,

抗疫时期,60多岁的吴仪,

没有半点医疗卫生方面的经验和背景,

却能身居两个最关键的要职,

实属罕见。

她说:

“我从未对国家的安排说过一个不字。”

而吴仪担任卫生部长后,

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公开透明的疫情报告,

和信息公开制度,

原本五天一次的病例公开,

改为一天一次。

针对部分官员,

做事“不逾矩不冒险”的中庸态度,

她更是不留情面,

直接“提名道姓”点名批评。

她到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视察,

多次强调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她说“不能用高科技玩数字游戏,

基础数据不准,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短短一个月,

吴仪以敢作敢为的魄力公开事实,

一举扭转前期封锁信息的被动舆论局面,

重塑了中国严正对待非典的国际形象。

接着,

她又指挥开始一场抗击非典的“雷霆行动”。

为了获得科学防疫方案,

她专门登门拜访钟南山院士,

并询问他对于非典防控的专业建议。

为了挽回公信力,

吴仪力主让钟南山面对公众讲真话实话,

政府发布会没人听了,

但钟南山说的大家听,

人们愿意按照他说的去做。

她让钟南山做了几次节目,

向大家宣传科学防疫知识,

这才遏制疫情扩散,民心慢慢稳定下来。

钟南山说:

“吴仪很不一样,

她没有那些架子,

我得到了她极大的尊重,她敢负责任,

一旦她认定是对的,

对控制疫情有利,她就会立马去做。

不会顾虑是否会让自己处在风口浪尖,

亦或会不会丢掉自己的官衔。”

放手交给医生去做,

很快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案下,

广东疫情被控制住了。

但北京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广东治疗非典成功的经验,

迟迟未能在北京应用,

因为一些人以非典是传染病为由,

禁止中医插手。

在各种渠道的努力下,

中医终于能进入北京抗击非典,

吴仪作为总负责人,第一时间部署落实,

医生们建议,

集中治疗北京非典患者,

因为北京本拥有最好的医疗体系,

可前期为什么会没有协调好?

就是因为不集中,各搞各的。

这样的方案前所未有,

吴仪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但她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决定,

尊重专家组,立即筹建小汤山医院!

一如既往雷厉风行,

不因事大而犹豫,不因担责而庸懦,

这就是吴仪。

“雷霆防疫”之下,非典终于过去,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

“有了吴仪,定能无疫!”

她,

为中华民族抗疫立下了重大功勋。

但她从不以此居功,

而是在走出非典阴影后,

仍提醒人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用鲜血换来的教训,

是今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此后,不论是药品安全,

还是食品造假,只要出了问题,

吴仪总会被委以重托,

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有一年,

她去湖南考察血吸虫病的事时,

刚下到基层就被一帮干部围住,

把受苦的农民们挡在了外围。

吴仪当时就喊了声:

“干部们给我退下去,

农民朋友们走上来!”

就这样经过面对面交谈,

吴仪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从中央直接拨了500万元专款用于治疗,

很快,湖南的血吸虫病害给遏制住了。

她还到最早暴发艾滋病的河南文楼村,

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她是第一个访查艾滋病疫区的副总理。

性子刚直如男儿

吴仪常将“女子有泪不轻弹”挂在嘴边,

可在参加十七大福建团讨论时,

福建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黄金莲,

却让吴仪潸然泪下。

黄金莲在荒山上,

建起了一所残障儿童学校,

为了申请办学补助她带病进京,

曾在有关部委门前苦坐了三天。

吴仪知道后十分动容,流下了眼泪:

“最后经费要到了没有?”

得到黄金莲肯定的回答后,

吴仪才满意地点点头。

2008年,69岁的吴仪宣布退休,

她向大家双手抱拳,深深施礼:

“我这个退休叫‘裸退’,

我给中央的报告中明确表态,

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

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

她退休的决定在国际引起很大反响,

媒体纷纷刊登消息,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说:

“吴仪女士,

她是一位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

保尔森曾在公开场合形容她是“魅力天成”。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

“吴仪在国际间享有普遍尊敬”。

《福布斯》杂志说,

“铁娘子”吴仪让世界印象深刻。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说,

“她的‘铁’性十足的谈判风格,

很快就让美国人头痛。”

在古稀之年,她回归了生活,

终于可以安安静静吃好一日三餐,

唯一的遗憾,

是她一直忙碌于工作,而一生未婚,

有人问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婚主义者,

吴仪回答说:

“生活没有赋予我这个机会,

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

就不必勉强,一切顺其自然吧。”

自退休后,

吴仪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里,

她在自己住的院子里种菜,

像个“老农民”一样,

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打理着菜园子。

她和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生活着,

但历史不会忘记她。

人们不会忘记她。

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位女性领导人,

在这辉煌夺目的历史中,

留下了属于她的浓墨篇章,

新冠疫情初期,

很多人都念起她,说“要派人到武汉,

就要派像吴仪那样的官!”

雨打芭蕉风吹去,

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她的时候,

她挺身而出,

侠肝义胆,铁面柔肠,

力挽狂澜于水火之中。

待事了功成,却悄然隐去,

这位心怀理想之梦的奇女子,

只留下中华大地上,

一段优雅伟岸的传奇。

2021年11月底,

吴仪度过了她83岁的生日。

文章底部点亮“在看”

并且“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让我们一起为她送上一份祝福,

像她这样的好官,

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

感谢,伟大的国家领导人!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