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后延时服务或将成为历史!
这几天,江苏多地教育局发布通知:
因天气寒冷,取消延时服务。
泰州: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可以取消或分段提前结束。
南通:各地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初中夜自修服务暂停。
常州: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经开区等多个区已发布中学、小学的课后服务暂停的通知。
随后,不少家长也分享了课后延时服务退费的好消息。
部分地区规定周一到周四不准带书包回家,无需在家学习打卡,取消延时服务在望。
很多家长都表示强烈支持。
可见,“取消课后延时服务”已成为不少家长的共同心声。
明明延迟服务是家长提出来的,但是现在为什么个个反对呢?
说到底是家长想的和学校做的不一致。
课后延时服务,又被称为课后“三点半”服务,在“双减”政策推动下,被全国中小学以付费的方式进行推广。
其目的有两点:
第一,解决双职工家庭“无人看娃”的问题。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双职工家庭增加,但孩子放学早,大部分家长在岗无法照顾孩子。
交给亲朋好友,只能解燃眉之急;选择托育机构,花销大且不放心;全职在家看孩,更不现实。
课后延时服务能够有效保障孩子的学习和安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二,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回家要么打开作业本就发呆磨蹭,要么吵着闹着要玩手机、玩电脑,鸡飞狗跳,完全没有学习氛围。
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能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会的随时问老师,还能提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可见“课后延时服务”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
但家长想得很美好,现实却一团糟。
首先,教育部门对课后延时服务有明确规定,例如参与必须基于家长和学生的自愿。
但现实是大多“自愿”,都是“被迫”的。
有的家庭本来不需要学校照看孩子,但参与的孩子一多,家长就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去会不会被孤立,成绩会不会下降,于是不得不跟着参与。
这样一来,孩子本来五点能吃到晚饭,偏偏要等到六七点。
家里本来有人辅导和带孩子,偏偏要花几百一千给学校。
其次,孩子一多,老师看管不过来。
总有些调皮的孩子扰乱课堂,于是大家的学习效率就下降了。
老师再评讲一下试卷,翻阅一下新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家长本来希望孩子在学校写完作业,结果回到家还要给孩子辅导到半夜。
孩子睡眠不足了,没有好的身体,怎么能把学习搞好?
最后就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过长,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差不多十个小时,比很多大人的工作时间还要长。
学校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又不让孩子出去活动太长的时间,坐在教室里面特别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视力。
课后服务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家长和孩子,减轻家长的负担。
结果“自愿”往往变成了有形的压力,好的政策就变成了负担。
网上曾有一个讨论:
“你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吗。”
热评第一是:
“我是老师,我比家长更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
我的一位教师朋友是一所公办小学的副班主任。
每天学生7点50到学校吃早饭,她一般在7点30分到校,下午5点多下班,一天至少工作9个小时。
对于延时服务,她的评价是——
在校工作时间拉长了,自由时间少了,工作量比原来增加很多,回家一身疲惫,还要打起精神照顾自己的家庭。
“赚那点钱连医药费都不够。”她感叹道。
这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延时服务,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特级教师王崧舟有段话说得很好:
“当我们去审视一件事是否可行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心是什么?
倘若学校把分数当做唯一的命脉,忽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就应该反思,这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
现在看来,课后延时服务与它实行的初衷相悖。
但必须承认,也有很多家长和孩子从中受益。
所以客观来看,不论课后延时服务会不会取消,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
在2023年的“双减”工作要点中,教育部再次强调了一个关键点:
「需要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以致力于提供让学生满意的教育环境。」
以下是我认为一些可能提升的解决方案:
1.在校内外招募有责任心、时间充沛的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志愿者,组建服务管理小组,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2.学校提供临时照料。提供“一段延迟”和“二段延迟”等服务,根据个别学生的特殊需求来制定时间表,以便家长在接送上更加灵活。服务可以由学校老师或家长、志愿者提供,期间让孩子在教室完成作业或在校内自由活动。
3.科学合理安排课后服务内容,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表。比如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进行体育和艺术活动、做游戏、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对于个别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给予免费的辅导帮助。
4.整合线上资源,学校可增强线上教育功能,建立以全国或省为单位的义务教育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全国或全省范围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参与教育资源整合,写完作业、担心成绩跟不上的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科目上网课,时间灵活。
5.政府可以为社区的孩子们提供一系列的公共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图书馆、艺术中心、科技馆等,为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娱乐和学习体验。
总之,优化课后延时服务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
它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家长配合老师,老师支持孩子,一起并肩努力才能共同成就。
最后,我建议课后延时服务就只专注干一件事——
让孩子们在学校把当天的作业做完。
老师就只看,不讲课,也不留新作业,报名完全就自愿,不勉强,同意的家长举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