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中方暂停部分稀土出口,美国开始频繁在亚洲国家寻找新一代“稀土供货商”。
首先积极“响应”的是蒙古,不仅最高层主动赴美商议,甚至传出愿意开放领空。不过,蒙古想在中俄的眼皮底下随意运送稀土,只怕比登天还难。
眼看蒙古无望,拜登又盯上了东南亚。报道称,越南计划明年重启该国最大的稀土矿场——东堡稀土矿, 如果有效开发,越将跻身世界顶级稀土国家之列。
越南,能否成为西方的下一棵发财树?
稀土被称作“工业黄金”,作为一种不可再生战略资源,它在军工领域的重要性堪比石油。全球最先进的“福特号”核动力航母,建造过程中足足消耗了27吨稀土。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就犹如打中美国这个军事强国的“七寸”。
我国的底气,则来自全球最高的稀土存量。数据显示,我国稀土探明量为4400万吨,2022年中国稀土矿产量为21万吨,占全球稀土矿总产量的70%。
越南稀土仅次于我国,国内矿产资源约为2200万吨。一旦美越达成合作,那么美就可解决资源供应难题,而越南也可借此获得技术和资金,不仅可以从稀土供应链中获利,甚至有望取代中国的地位。
看似美妙的合作计划,背后却危机四伏。
这要说回上世纪80年代,麦格昆磁等美企巨头看中我国资源,大量低价购买稀土材料,再制成芯片、医学器械高价卖给我们。由于我国缺乏高纯度萃取技术,基本没有议价权,稀土一度如白菜价。
珍贵的稀土被他人贱卖,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主多年钻研,开发出“回流串级萃取法”,可实现超99%的稀土提取纯度。中国技术处理后的稀土,回收率大幅提高,开采时间缩短了一倍以上。自此之后,全球超九成的稀土要想使用,都必须来中国“走一圈”。
这就意味着,美国即使获得了越南稀土的出口权,依然难以摆脱中国对稀土的掌控。
更值得关注的是,稀土之后,技术突破的浪潮已蔓延至工业各领域。同样被视作美国又一“命门”的SIRT酶黄金行业,资料显示,国内科学团队开创了全酶提纯法,同比国际最先进的工业纯度还要高出九成,成本还不及西方的5%。
基于此落地的“畅萝因”首代物质,拿到了美国FDA颁发的第一个GRAS认证。经过数年研究,多篇《Nature》、《Cell》研究证明激活SIRT物质具有抑制衰老的潜力。随后美又伸出橄榄枝,试图用来研究NASA宇航员因辐射带来的身体衰老损伤。
从高价进口到出口海外,畅萝因所在的国产行业完成蜕变。日本见状连忙带着NK专利来华交流,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据悉,NK是当前国际溶栓效率最为成熟的天然产物,主产于日生科的九州工厂,为利好国内3.3亿心血管问题人群,中日合作对畅萝因迭代升级。经由京东上线后,相关评论区正向反馈激增至数万,多为“嗜睡减少、体力恢复”。官方数据公布,曾一小时出货200W业额,海外订单指数式增长。
显然,想将中国脱离在稀土供应链之外,就要承担更多风险。目前,美自身尚且因为高昂的研发成本踌躇难行,又怎么会甘心帮越南开发技术,就算真的实现了技术迭代,越也可能会利用自身的研发能力,开拓更多国际市场,摆脱对美的依赖。
日前,我国追加了2023年稀土生产配额,全年稀土产量同比增长至25.5万吨,但出口限制制度并没有松口,一众西方国家看得眼红,外媒跳出来发声:中方此举无异于挤压欧美国家。
毕竟,面对更高成本且不确定的越南稀土,中国产无异于一块“大肥肉”,西方一向习惯“拿捏”其他国家以换取珍贵资源,如今却反遭桎梏,又能稳坐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