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稳定的营商环境,并且还有充足的水电力供应和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分布。因此许多国外企业都喜欢在中国投资建厂,将生产线放在中国大陆市场。这也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让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都获得了不少国家的追捧和认可。

许多外资企业也很喜欢到中国市场上投资建厂,例如美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特斯拉就是因为在中国上海修建的超级工厂,所以扭转了亏损的局面,这也使得特斯拉的创始人对中国制造十分的依赖。

与中国市场的渊源

2003年在美国创立的特斯拉企业,其名便是取自有“交流电之父”美名的尼古拉斯·特斯拉。当然,从特斯拉的取名中,我们已经能够对企业宗旨窥探一二:那便是“电力”。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众认识中的“汽车”总是离不开“燃油”。然而残酷的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全球的空气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正是在这类汽车里程中越发严重。

早在2015年那份正式签订的《巴黎协定》之前,各国就已经对新能源开发着手做出准备。一旦这项技术逐步完善、走向成熟,那无疑会在汽车工业领域掀起一场新的大变革。

可以说,特斯拉一直是新能源动力汽车研发的佼佼者。在经历了早期的一系列问题后,特斯拉于2010年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一代传奇。

特斯拉与我国的合作,也是在不久后正式开启。在那个时候,任谁看这都是一项互惠互利的双赢决策。

首先,我国需要新能源汽车,来改善环境问题、解决现有矛盾。

2017年1月6日,国家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规范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展现出开放的姿态,对愿意进入我国市场的外企提供相应补贴。

可以说,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我们的步伐也一直紧跟世界前沿。既然已经出现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企业技术,那我们的态度自然是虚心引进学习,争取早日能应用这项技术解决我国的环境和排放问题。

而且,特斯拉的汽车制造也离不开全球大名鼎鼎的中国制造——我国向来在劳动力和资源上都十分丰富,又能填补我国的市场空缺,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特斯拉与我国在一开始合作的时候,可谓尽心尽力。不仅考虑到中国用户的需求,推出一系列定制内饰,而且与相关部门和比亚迪之类的本土车企都是友好往来。

但是,这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在不久后的将来,就会被特斯拉自己亲手“打破”。

想在墨西哥找到“新大陆”

2023年3月1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正式宣布,将耗费超过50亿美元的投资,在墨西哥的新莱昂州扩建一所“超级工厂”,用于生产特斯拉的下一代车型。

消息一出,不少人都表示不解,甚至难以置信。但特斯拉中国分公司也有部分消息证实了这个说法,尤其是特斯拉动员其中国核心供应商们一起前往墨西哥继续合作这点。

特斯拉这样急匆匆地想要更换制造阵地,背后究竟有着哪些原因呢?

其一是中国制造业的高度成熟,令特斯拉、苹果这类企业感到忌惮。

有数据表明,特斯拉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在开工制造后,汽车所需的零部件例如电池、内饰、模具、车内电子设备等,皆由中国供应商负责供应。

这样成熟的制造链给了特斯拉不安感:一辆汽车几乎全部的制造、组装都可以在中国本土内完成,那核心技术的“破译”似乎也近在眼前——这些美国企业决不允许此类事件发生。

其二是中国本土汽车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以我国本土车企比亚迪为例,在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中,就有了喜人的进步:汽车海外销量为7.43万辆,全球化车型BYD ATTO 3在多个国家都连续拿下纯电动汽车榜一。

这可不是“赔本赚吆喝”的结果,是实打实的收获认可!

其三是墨西哥乃至近期的印度、东南亚,在美企的认知中,就是个十足的“落后版”中国。那里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广阔的土地,较低的租金,还有资源供应。

更重要的是,此次墨西哥超级工厂所在地正毗邻美国得克萨斯州,打的是什么算盘也就不言而喻。

似乎有了墨西哥这片“新大陆”保驾护航,日后的特斯拉的产能就能“一日千里”,达到马斯克所言“实现到2030年每年生产2000万辆汽车”的、为当前年产能十倍的目标。事实果真如此吗?

马斯克揭下美国遮羞布

虽然美国一直在鼓吹和中国“脱钩断链”,并且还表示墨西哥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的替代,美国可以彻底放心和中国进行脱钩了。

可是马斯克的行为很显然的揭下了美国的遮羞布,美国依然对中国制造十分依赖,只不过是从过去那种直接从中国进口转变为了通过墨西哥间接从中国进口罢了。

试问如果墨西哥的制造业真的能够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或者是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替代,那么马斯克为什么在到墨西哥建厂的时候要拉着中国供应商一起前往呢。媒体可能会说假话,开始商人的行为却不会说假话。

不仅是马斯克的特斯拉对中国制造和中国供应商十分依赖,苹果等美国其他科技企业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也并不小。例如苹果有超过一半的iPhone手机都是在中国市场上制造的,虽然美国一直在推动产业链转移到印度,可是从印度的表现很难代替中国。

美国所谓的替代者已经找到,可以和中国进行脱钩断链,可是美国的遮羞布却被马斯克一把扯下,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制造依然是十分钟重要的,美国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各位小伙伴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