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看到网友提议:让教龄工资取代职称工资。
该建议获得了很多网友的认可,纷纷点赞。
有网友还表示:如此一来,可以减少教师间的矛盾。
可见,职称问题一直是教师群体内心深处的困扰,大家都在期盼着职称制度能有所改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沈岩也提出:“取消各类职称评审,弱化院士的社会影响力。”
那么在取消职称后,如何合理地决定教师的收入呢?
其中,有建议认为,基于《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教师的职级提升和待遇应该与公务员体系相对应。
也就是说,根据教龄做自动职级晋升和相应的收入提高。
很多一线教师都普遍赞同:取消教师职称评定!按教龄直接晋升职称!
职称,横在教师心头永远的痛!
今年年初,河南焦作17中的教师姚燕燕带来了一则喜讯。
姚燕燕老师是这么说的:“经过九年的努力,我终于在职称公示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从2020年10月16日姚燕燕老师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出第一个关于职称评选失败的视频开始,到2023年2月21日她分享得到副高级职称的消息。
她的职称评审旅程终于画上句号。
教学27年,历经9年,终于评上了副高!
这一路走来,实在是不易!
正如她自己所说:“这个职称评的太不容易了,整整9年时间,有喜也有悲,这一路走得太过艰辛。”
姚燕燕老师的坚持并不容易,很庆幸结果是好的。
但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个“姚燕燕”老师,他们的坚持并没有换来好的结果。
据网上一位有着25年教龄的教师的说法:
尽管连续8年参与职称评选,又具备丰富的教龄和深厚的教学实力,依然无法取得职称认定的成功。
即使他准备了大量的相关材料,也始终无法解答连续8年职称评选的失败。
他甚至开始猜想是否因为自己身为教学教师而非行政教师的原因。
显然,职称问题现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心头之痛。
尽管老师倾尽全力,却始终难以获得职称晋升。
一线教师无奈道:“不评职称总觉得遗憾,评职称却需要付出大量精力,竞评失败更是让人心情低落。”
评职称,对一线教师最不友好!
这些年来,一线教师主张取消职称评审的呼声日渐高涨。
因为教师评职称,有“3大难”和“7不公”。
一、教师评职称“3大难”
首要困难:职称名额稀缺。
因为名额有限,竞争者众,往往需要等待资深教师退休后才有可能有新的空缺。
其次,论文要求严格,而优质的论文并不能完全代表教学能力。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一线教师往往无法抽出时间去精心撰写。
此外,必须的省级论文往往需要高额的费用,这也变成了一个形式化的负担。
最后,荣誉证书的获取也具有挑战性。
评审要求县级荣誉证书,但这些证书的名额往往易被领导占据,一线教师能得到的机会微乎其微。
面对这三大困难,普通教师很难一次性全部达成,许多人只能年复一年地等待,甚至有的教师在退休时仍未能取得高级职称,遗憾终身。
二、教师评职称“7不公”
首先,领导优先升职;
其次,特定人士获得专为其设计的评审方案;
再者,关系网广泛的教师更易获得提拔;
第四,教师遭到定向选拔;
第五,有对假造材料的纵容现象;
第六,通过形式主义操作让特定人员顺利晋升;
最后,通过设局策谈,使争议比较大的教师主动退出评审。
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现象让教师们感到极度困苦。
这种状况使得评定过程完全转变为少数人玩弄教师的工具,严重打击教师的积极性。
如:学校以职称评优为前提,要求老师进行多样化的工作。之前甚至有学校用职称晋升作为压力,强迫老师参与到如巡河打卡等非教学工作中。
教师职称评审,酸甜苦辣俱全,寒了多少老师的心。
不打不骂,不评职称
“佛系老师”大批出现
职称对教师的工资影响大吗?
网上有人分析:教师职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薪酬的高低。
具有相同工龄但职称不同的教师,他们的工资差距大约在700至2000元之间。
这就是为什么“中小学教师高度关注职称”的原因。
在一些人眼里,教师的工作稳定, 收入良好,并享有带薪假期。
就连去市场买菜,都会被央求:“你是老师,怎么还讨价还价?”
只有教师自己深知,这是一个工资和工作量并不匹配的行业。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问工资三千五。”
教书育人二十载 ,迟迟评不上职称,工资低,再加上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无论老师的教育热情有多高,终归会被磨灭。
于是,一大批“佛系教师”出现了……
对学生不专心听课或完成作业情况,只会提醒或询问原因,而并不会深入施行管教,亦不主动通知家长。
他们对待家长的原则是避免产生冲突,有争议之时也尽量退让。
同时,他们索性也不评职称了,不争抢,保持内心平静,并且对学校其他的事务保持距离。
他们的生活座右铭可以被概括为:“不图大成,只求无错。”
佛系教学的背后,是一线教师的无奈与心酸!
一线教师呼吁:
按教龄直接晋升职称!
我国的教师职称制度于1986年启动,至今已有37年。
这项制度的初始目标是为了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
然而,现在,职称评审制度反而给教师带来更多的困扰和烦恼,其痛苦程度远超快乐,这与职称制度的原初目标背道而驰。
可如果教师受到职称的困扰,那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将面临严重的风险。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对教师职称制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的事情。
是时候,听听一线教师的心声了!
“取消教师职称评定,按照教龄自动晋升职称!”
“根据教学成绩评定,一年评一次,不在一线教学不享受相应待遇!”
“评定教师职称,最好是放在教学资历和成果上!”
有位从教20年的老教师说:“如果工资根据工龄设定,教师们就可以专注于教学,无需争夺各种荣誉。稳定提高工资是对老师踏实工作的回报,谁又会失去对教育的热情呢?”
是啊,职称评定,不应该让教师们丧失热情。
职称工资,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这不仅是对教师的尊重,也将对整个教育系统带来深远的改革。
我真切地期望我们的教师能从职称评审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希望有一天,所有一线教师都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支持取消职称,让辛勤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得到应有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