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友谊铁路,于1970年10月28日动工修建,1976年7月14日通车,全长1960.5公里。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勒姆,西迄赞比亚的卡皮里姆波希,是至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
1965年2月10日坦桑尼亚商业合作部部长巴布来到北京,负责接待的是我国驻坦桑尼亚大使何英。作为常年负责中坦外交工作的何英对于巴布那是相当熟悉,不过对于巴布此行的目的还尚未可知。
何英接待巴布
援建铁路,巴布访中
“总统想要修建一条从坦桑尼亚——赞比亚的铁路,很希望中方可以帮忙。”直到巴布说完这句话。听到这里的何英嘴角微微张开,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坦桑尼亚距离中国有8596公里,为什么会找我国帮忙建铁路呢?
很快,巴布就打破了何英的疑惑。原来他们很早之前就联系了世界银行和苏联,遗憾的是都被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世界银行觉得这是一个亏本生意,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既然已经被西方国家拒绝,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为何还要执意建造这条铁路呢?
坦赞铁路
赞比亚是一个内陆国家,拥有当时世界第三铜矿产地,可苦于没有出海口,铜矿根本运不出去。作为1964年,先后独立的两个国家,他们迫切发展经济,所以坦桑尼亚答应借道给赞比亚。可那条道路十分破旧遇到下雨更是难走,所以才会让两国有了修建铁路的想法。
很快何英便整理了一份报告就目前坦桑尼亚的情况交给周总理,报告中表明了东非铁路和海港公司都曾对其进行过考察,特出的结论是可以修建铁路。可世界银行和一些西方国家却拒绝修建铁路,在他们看来帮助坦桑尼亚和赞亚比修建铁路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1964年世界银行
周总理看完报告心中已有定数,他随后叫来了对外经委主任方毅想再听听他的意见,可方毅却投出了反对票。方毅觉得:
“修建此条铁路损耗太大,少说也要几十亿人民币,这对于我国财政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且我国刚刚走向正轨,不值得这么做。如果非要帮助他们,我们可以援建一些小项目,比如为他们建造厂矿,商店等等。”
方毅的考虑并无道理,但很明显周总理考虑的更加全面。他觉得我们不用一下子拿出来这笔钱,毕竟铁路不是一天建成的。或许现在对我们来说几十亿是一笔大数字,可我们的国家也在持续进步,相信这对以后来说不是大问题。
对外经委主任方毅
不仅如此,如果让那些西方国家知道我国帮忙援建坦赞铁路相信他们不会袖手旁观。如果他们其中有人加入进来,这就相当于分担我国的压力,对于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也是一种帮助。这同样是一种政治手段,方毅听完恍然大悟。随后他们将此事报给毛主席,毛主席听完周总理的解释也表示同意。
1967年6月23日下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到达北京与周总理会谈此事,陈毅元帅也加入其中。卡翁达表示:
“我们向很多国家提出修建铁路的诉求,目前只有中方愿意帮助我们。你们帮助我们的消息传开之后,现在巴基斯坦,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想加入进来。但是很明显他们是为了利益加入这个团队,我们还在考虑中。”
周总理谈坦赞铁路
虽然我们帮助赞比亚修建铁路,但如何选择合作对象还是他们自己的家事,我们无权干涉。随后两人就铁路建设做了一些探讨。周总理畅聊了一下最初的想法: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我们打算从坦桑比亚入手,一路修到赞比亚。不过你放心,我们是把两个国家放在一起考虑的,只要你们愿意,我们是同意进行援助的。”
赞比亚总统听完开心的点了点头,这对于此次访华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两个月后,坦桑尼亚和赞尼亚派来代表团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赞比亚共和国政府关于修建坦赞铁路的协定》,总算是让两个国家的总统放下心来。
三国政府签订协议
修建铁路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