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年底往往是谣言最多的时候,这不,一年一度的关于医保个人账户的谣言又来了。
有人看到网上在传“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年底清零,不用白不用”。先吐槽一下,即便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确实会清零也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吧?谁没事为了把医保卡里的钱用光就给自己验个血或者打个点滴玩玩,除非是真有病,那得上脑科去看。
我国的医保分为两类,一是城镇职工医保,二是城乡居民医保,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城市里的成年人都缴纳职工医保,同样,农民朋友并非全部缴纳居民医保,可以自由选择。
比如,城市里的人没有固定工作,他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纳城镇职工医保,也可以少花点钱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又比如,农村里的务农人员可以跑到镇上社保局要求参加城镇职工医保。
为什么要分两种医保呢?因为大部分农村居民以及城市里没有固定工作的低收入人群不一定负担得起城镇医保。
以上海为例,最低缴费基数为7310元/月,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城镇医保缴费分为两块,个人缴纳2%,单位缴纳10%,这意味着上海城镇医保最低月缴费金额为877.2元,其中个人承担146.2元,单位承担731元。一年下来个人缴纳1754.4元,单位承担8772元。
注意,这是上海的最低缴费金额,如果每月税前收入大于7310元,那么缴费金额跟着上涨,缴费最多的情况下个人一年支出8771.76元,单位支出4.39万元。
没有固定工作的上海城镇人员想参加城镇医保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没有单位就不存在个人和单位承担之分,按照11%的比例缴费,最低缴费基数还是7310元,一个月缴费804.1元,一年至少缴纳9649.2元。
上海的城镇职工医保缴费金额是比较高的,全国其它城市低一些,但我相信很多收入较低的人员还是觉得贵甚至负担不起。
为了减轻低收入人群参加医保的负担才有了城乡居民医保。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是特意要区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而是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机会,城里人可以参加城乡医保,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居民也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医保(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
最新的城乡居民医保年费为380元,经济发达地区高一些,和当地最低缴费档次的城镇医保费用比均有非常大的差距。
花了不少笔墨介绍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上的区别是为了更好地辟谣。
前面提过城镇职工医保分为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即使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也会比照有固定单位参保人的情况划出一部分资金来,一般是缴费基数的2%,上海最低缴费基数是7310元,就是之前计算出来的每月146.2元,每年共计1754.4元。
个人缴费部分进入每一位参保人的医保个人账户,看病、买药时可以直接抵扣各项费用。问题来了,如果当年转入个人账户的钱没有用完会怎么样?会不会像传言中的那样年底清零?
答案是不会的,没有用完的部分滚入历年累计账户,依然留在参保人的个人医保卡里,明年、后年乃至十年、二十年后都能使用。甚至当参保人去世后个人账户里的钱如果没有用完也不会清零,将作为遗产由继承人获得。
因此,关于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年底清零的传言是典型的谣言,完全是胡扯。
以上说的是城镇职工医保政策,城乡居民医保会清零吗?同样不会,只不过原因有所不同,城乡医保是不存在个人账户一说的,缴纳的380元(经济发达地区高一些)全部进入统筹账户,有需要的人使用统筹账户里的资金报销医疗费用。
清零的前提是有余额,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何来清零一说呢?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觉得不公平了。
为什么城乡医保没有个人账户,城镇医保却有呢?我只能用承担多少义务享受多少权利来解释。
人家城镇医保一年缴纳8000多元,7000元进统筹账户,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只有1000多元,谁为医保基金“贡献”得多?不用说也知道。
另外,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如果你看中城镇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待遇完全可以主动选择参加,代价自然是每年支出大几千元,至少是城乡医保缴费金额的10倍。
说句实话,一些职工希望公司不要为他们缴纳城镇医保费用,作为工资发给他们,自己拿着其中的十分之一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只不过国家不允许这么做,强制规定所有单位必须按规定为职工办理并按时缴纳城镇医保费用。
你愿意缴纳城镇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医保呢?我想除非经济条件很高或者收入极高,否则大部分人希望有选择的机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