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20年10 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应邀来到中国讲学。

没想到的是,罗素在中国深入考察了十个月后,却指出中国人存在三个最大的缺点。

这些缺点是什么呢?

罗素中国行

罗素之所以来到中国,是受梁启超聘请讲学。

其实,这也是他心仪已久的旅程。

1872年,罗素出生于英国贵族,本人也是伯爵。

但出身高贵的他,却毅然背叛了自己的贵族家庭。

他曾说过,自己的一生被三种激情所支配,一是对爱的渴望,二是对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不堪忍受的悲哀。

罗素的妻子爱丽丝就是一个普通美国移民。

他更是坚定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主动接近劳动人民。

早年间,他对马克思的著作有过精心研究,将《共产党宣言》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著作之一” 。

直到一战后,日不落帝国盛极而衰,民众信仰崩塌,英国陷入了文化危机。

罗素对此深感失望,于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希望在中国寻找到可以解救全世界的文明。

恰逢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西方思想潮涌而来。

刚从西方归来的梁启超对罗素十分钦佩,评价他为“真正为人类自由而战的豪杰” 。

于是,梁启超便向罗素发出了讲学的邀请。

1920年10月,罗素与好友勃多拉女士乘坐法国“波尔多”号轮船抵达上海,开启了长达10个月的讲学之旅。

当时,罗素的到来轰动了整个中国学术界。

给他接风洗尘的第一宴,就有一百多名学者名人参加,如梁启超、蒋百里、张申府等。

在上海演讲逗留的几天里,他就会见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拜访者。

这之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也正是通过与中国人的接触,罗素发自内心地感慨:“一个文明的中国人乃是世界上最文明的人。”

中国人的品德令人刮目相看,中国的风景让他赞赏“中国美如画”。

他甚至准备开始学习中文。

紧接着,罗素的下一站是长沙。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毛泽东当时被聘为罗素讲演会的记录员。

令人意外的是,众人为罗素的精彩演讲喝彩时,青年毛泽东却评价说“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 。

原来,罗素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希望用教育让所有阶级觉悟。

可在青年毛泽东看来,革命必须流血,有产阶级必须被推翻。

听闻他的发言,罗素也陷入沉思。

此后,他开始在中国各地深入考察、演讲、交流。

当时,北大做过一次民意调查,问“中国之外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调查结果是列宁第一,威尔逊第二,罗素第三。

因为罗素是真心支持中国的独立富强。

他的演讲也因此能激起青年人对社会改造的热情。

那么,罗素在中国都说了什么?

有二十世纪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数理逻辑、相对论、现代心理学等。

不仅如此,他还宣传共产主义制度。

虽然很羡慕和认可中国的传统,但其更主张让中国大规模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与思想。

他说,只有想掠夺中国财富的外国人才会希望中国保留传统中的弊病,以至于无力抵御外侮。

于是,罗素建议:“与白人打交道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屈从他们,或者拿起他们的武器与他们决战。”

具体而言,解决内忧要靠发展教育、实现民主、消灭贫困、 环境卫生和防止饥荒。

而抵御外侮,要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发展工业生产、修改条约并收复通商口岸、建立一支强大到足以抵御日本侵略的军队。

那时的罗素,就已经看到日本的危险。

他将归中国的军阀混战,归根于列强。

其中,日本对中国的威胁最大,多次警告中国来自日本的危险。

不过这些演讲却被当时的北京政府,视作“危险思想”。

罗素还差点儿被驱逐出境。

1921年7月,罗素在北京作完最后一场演讲,便踏上了归国之路。

饯行宴会上,他最后提了一个建议:中国知识分子要敢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不要只是坐而论道,空谈幻想。

1921年,结束中国游学的罗素回国发表专论《为中国请愿》《中国问题》。

谁料在书中,他竟指出了中国人的三条缺点。

虽不致命,但字字扎心。

中国人的缺点

罗素说中国人的最大缺点有三,第一个就是贪婪。

贪婪其实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弱点。

我们理解罗素的话,要把它放在彼时中国的历史与社会状况下看。

他针对的,主要是中国政权的腐败与对外扩张的欲望。

各朝各代末期的腐败都十分严重,清朝尤甚。

清朝的贪官是出了名的多,如,和珅、纳兰明珠、牛鉴等

他们自己搜刮民脂民膏,吃喝嫖赌,贪污公款,收受贿赂,把烂账算到百姓和朝廷头上。

甲午战争,综合国力明显胜于日本的中国为什么会一败涂地?

既让人无比震惊,似乎又在意料之中。

政府挪用北洋海军款项为慈禧庆寿。

洋务运动官员贪腐成风,导致北洋舰队的弹药质量堪忧。

中国不是败给日本,而是自己的腐化与短视。

贪腐毒害比起鸦片战争、日本入侵危害更甚!

一盘散沙、内部空虚的清王朝,外力一推就倒了。

清朝覆灭后,贪官污吏依然横行。

各路军阀贪婪成性,你争我夺,战火纷飞,寡头垄断经济,为富不仁,苦的是老百姓,害的是国家命脉。

罗素在中国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卷。

可以说,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离不开贪腐的影响。

其次,罗素指出中国人的另一缺点——懦弱。

中国人的性格中普遍存在逆来顺受,不主动抗争的心态。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朝步步退让、割地求存,懦弱地明哲保身。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一些老百姓甚至不愿剪掉辫子,懦弱得不敢改变。

正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千年来旧思想的禁锢。

这也就是鲁迅先生等人为何要发起一场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儒学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稳定社会、驯化百姓的工具

随着后世思想的固化,其消极影响已经严重削弱了中国人的精神独立。

纲纪伦常成为中国人身上无形的枷锁。

每一个人代表的是家族的兴衰荣辱,无法完全属于自己,不敢违逆规则,不愿接受新事物。

“温良恭让”的中国人连父权都不敢反抗,难道还指望他们挺身斗列强吗?

不到生死存亡的地步,很难唤得醒懦弱胆小、随波逐流的中国人。

不彻底剔除旧思想中的糟粕,不管过去多久,有些中国人依然在强国面前直不起腰来。

最后,罗素指出了中国人的冷漠。

近代中国处于巨变之中,最是能够反映国民的冷漠麻木。

大多数人面对乱局都是自扫门前雪,只要没祸及自家永远可以高高挂起,甚至还能吃人血馒头。

小到个人,大到军阀之间更是如此。

别说让他们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了,能不趁火打劫都不错了。

哪怕有了联盟,那也是貌合神离,松散不堪。

中国的领土沦陷得为何如此神速?

这和个人、官兵、政府的不抵抗不无关系。

而冷眼旁观的结果只有一个,总有一天会祸临己身。

团结一心才能形成合力,联合全民族才能保家卫国。

只可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所付出的是血的代价。

这三个缺点的确一针见血,无可辩驳。

罗素之所以提出来并不是为了挑刺批判,而是帮助中国寻找问题。

贪婪、懦弱、冷漠的确是彼时中国人最大症结所在。

不过,我们也不必为此自觉形秽。

没有哪一个民族或文化是完美的,中国固然有自己的缺点,也有闪光点。

罗素作为当时国际上寥寥可数的中国问题专家,更多地肯定了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曾诚挚地表示:“我愿为中国人竭尽微诚”。

预见中国的光明未来

在罗素眼中,中国的伦理道德品质中如淡泊宁静、不走极端、宽容大度等特点是最为高明的东西。

“宽容要求我们在处世之时,不仅自己能活,也让别人活。”

尤其是中西两相对比,更为明显。

他狠狠批评了西方,特别是美国强迫别人式的传教士做法。

“不能说美国一向让人敬重,仁厚开明。证据就是:只有这些美德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或者更进一步说,符合金钱利益,美国人才会选用这些美德加身求誉。如果不能,就说不适用。”

罗素在《为中国请愿》的专论更是直言:“中国文明并不比我们差,我们不要自封为高等文明的布道士。中国人更有耐心、更为达观、更爱好和平、更看重艺术,他们只是在杀戮方面低能而已。”

在他看来,中国的“恶”因懒惰散漫而生,欧洲的“恶”因盛气凌人而生。

中国对世界能造成的破坏小得多,中华文明更能为世界文明作出新的巨大的贡献。

就这样,他努力说服西方人,尊重中国的独立和统一,让他们看到中国文明的价值。

至少一个统一和平的中国更有利西方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和做生意。

可惜,西方对中国有根深蒂固的成见,害怕中国取得经济独立。

说到底还是源于他们的颐指气使,他们过于崇尚武力。

否则就不会在1905年日本击败俄国后对其另眼相看了。

即使在大洋彼岸,罗素仍一直关注着中国的一举一动。

广州商团叛乱、省港大罢工和北伐战争,无一不牵动他的心。

他多次建议英国主动明智地放弃在华特权,将香港和威海卫归还中国,迫使日本吐出山东和满洲,放弃侵略野心。

然而,最坏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抗日战争爆发。

当时,罗素发表公开信谴责日本罪行,又与杜威、爱因斯坦等联合发表《我们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中国抗战。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他强烈要求西方各国承认中国主权。

他说,“假如早一点善待新中国,世界局势当已好转。”

60年代中印冲突发生后,罗素第一时间致电周总理和尼赫鲁,化解双方争端。

1970年,罗素溘然长逝。

但他对中国的期待依然言犹在耳。

他说过未来世界将属于中国,如果中国人愿意,中国会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之行让他看到了中国的丰富的物产、庞大的人口,一群志于改革的青年。

而且他们只求自由,不愿主宰,假以时日,他们定能复兴中国,或许还能贡献新的文明。

罗素唯一担心的是,在掌握了科学技术、军事工业后自立自强的中国,是否也会走上帝国主义之路,恃强凌弱?

又或者变得强烈排外,只注重武装备战?

如果这样,那么中国只会是又一个英美,外赢而内输罢了。

“如果中国人没有受到唆使而变成崇武好战一族,他们可能会创造出一种完全崭新的文明,比西方人一直努力创造的所有文明类型都要好。”

但事实证明,愈发强大的中国,已经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道路。

我们求的是世界多元发展。

后记

罗素作为近代世界一流的哲学家,他的远见卓识是无比深刻、超越时代的。

而他的中国问题也已经在一百年来,中国人不息的奋斗中得到了很好地回答与验证。

如今的中国已在全球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人在拥有力量后依然宽厚从容,走出了属于中国的和平共赢之路。

参考资料

张家康.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中国之行[J].钟山风雨,2021(01):53-55.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