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布讣告:
我国著名航空发动机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陈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这是一个令人悲痛万分的消息!
惊闻噩耗,网友们都纷纷发文缅怀悼念!
陈光先生1930年2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汉川县,1950年考入华北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专业,1955年7月毕业,同年9月留校任教,1998年3月退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退休后,陈老仍然走南闯北坚持工作在科普第一线。
其曾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原航空工业部发动机重点型号专家顾问组专家、北京航空学会常务理事与秘书长、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科技委委员、两型重点型号发动机研制顾问等职务。
他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专业的重要奠基人。曾参与涡喷-11发动机研制工作并担任总体组副组长,安装该发动机的飞机被铭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
亦多次参加军用民用航空发动机的结构设计与重大故障分析工作,在“图-154客机发动机四级低压涡轮非包容爆裂故障”分析工作中,科学证明了苏方发动机的结构设计缺陷,捍卫了国家利益,并获部级科技成果奖。
陈光教授生前每年还坚持撰写论文、出版书籍。他的著作有《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分析》《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第三册)》《航空发动机-飞机的心脏》《世界著名商用航空发动机要览》等。
其中,他编写的《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结构》《航空发动机维修工程》两本教材更是获得当年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从弱冠到耄耋,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立德树人,桃李天下,培养了一批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知名教授、型号总师为代表的杰出人才。
他曾说过:“老一辈航空人的接力棒最终还是要交到年轻人的手上,国家科技创新的关键还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2014年,经济并不富裕的陈光教授还拿出5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用于支持航空发动机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多名获奖者的部分科研成果已经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
陈光教授对青年人寄予颇高的厚望,他说:“航空发动机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国重器,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投身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争当科技弄潮儿,面对挑战坚守初心、无畏前行、开拓创新!”
而在科学、教研之余,数十年来他还一直坚持为大中小学学生开展科普教育工作。
1997年,中国科学院老专家科普演讲团成立,陈光是首批7名团员之一。他奔赴各地为学校、研究院所、工厂和社区群众等,做航空科普报告。
即便步入耄耋之年,陈老依旧以年轻人的心态坚持每年作十余场科普报告,他的毕生心愿便是我国航空发动机能尽快步入世界航空发动机先进行列,使我国飞机能装上自主研制的中国心,这也是他的中国梦。
疫情防控期间,为丰富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更为了保持大家积极的学习状态,90岁高龄的陈光教授,仍在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以“逐梦星空”为题,在B站开设了网络直播系列讲座。
凭借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风格,短短两个小时便人气过万,跻身B站视频聊天专区人气榜第一名,成为吸粉无数的“90后”网红。
可以说,从弱冠到鲐背,陈老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祖国航空教育事业之中,终身学习、奋斗不息,这是对他一生最好的诠释!
一生热爱祖国,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心系航空为国育才。陈光先生勇挑重担、航空报国的奋斗精神,守正创新、治学严谨的师者风范和正直无私、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将永远感动并激励着广大师生。
他的离开,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重大损失!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
陈光先生!
先生千古,风范长存!
最近微信改版打乱发布时间,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请将“美丽大北京”设为星标⭐,这样我们就不会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