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军继续大踏步发展:
万吨级大舰是中国海军战斗力的核心,尤其是2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12月14日,中国海军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在沪东中华造船厂成功下水,又将有一艘4万吨级大型水面战斗舰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
已经露面的2万吨以上大舰的数量来到了16艘,这些大型作战舰艇是中国海军冲击世界一流海军的底气!
目前,中国海军已经形成了大型作战舰艇的阶梯化和体系化发展,形成了2万吨级、4万吨级、6万吨级和8万吨级水面战斗舰艇同时发展的装备体系。
一: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是中国海军综合战斗力最强的水面战斗舰艇,虽然中国海军发展航母的时间晚于大部分海军强国,但是航母发展起点却非常高,起步就是6万吨级的中大型航空母舰。
目前,2艘6万吨级的“辽宁舰”和“山东舰”已经加入中国海军战斗序列,在加入海军4年后,“山东舰”已经完全形成了战斗力,自去年以来已经连续至少5次奔赴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执行训练和战备任务。
在2艘6万吨级航母全部形成战斗力后,中国海军的实际战斗力,尤其是大型战斗舰艇的战斗力就已经超越了大部分拥有航母的国家。
目前,“福建”舰已经基本完成了舾装工作,可能在2024年加入到中国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战斗力和规模将来到第二梯队领头羊的位置。
“福建舰”最大排水量达到了8万余吨,仅次于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母和“福特级”航母,成为中国海军70多年以来列装的吨位最大的水面战斗舰艇。
从航母发展的角度来说,“福建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比“辽宁舰”和“山东舰”的作战能力有巨大提高,还大量借鉴了前两艘航母的使用经验。
在相对稳妥的技术传承中大胆实现技术创新,中国海军很有可能以“福建舰”为基础发展10万吨级的超级核动力航母,从而迈入航母发展的第一梯队,说完了大型航母,就得说说中国海军的“小航母”。
二:两栖攻击舰
长期以来,中国海军都试图发展自己的两栖攻击舰,日本和韩国都走在了中国的前面,日本海自先后发展了“日向”和“出云”两型准航母,按照日本的说法叫做直升机护卫舰,不过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他们是严格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和专业的航空母舰有本质的差别。
韩国海军也发展了“独岛”级两栖攻击舰,2009年,当时的韩国海军派出唯一的一艘“独岛”级参加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一时间风光无限。
和日本和韩国不同,解放军海军虽然第一次发展和装备两栖攻击舰,就直接上手4万吨的075两栖攻击舰。
到12月14日,全部4艘075两栖攻击舰已经全部下水,其中3艘已经交付南部战区海军和东部战区海军下属的登陆舰支队服役,从交付速度来看,第4艘075攻击舰可能会在2024年交付海军部队服役。
075型两栖攻击舰是可用于台海和南海方向作战的海军大型两栖登陆舰艇,是中国海军提升垂直登陆作战能力要求下必须发展的作战装备。
075两栖攻击舰的舰岛设置在舰面甲板的右侧,航海舰桥和航空指挥舰桥分开布置,舰面上设置了6个直升机起降点,可以起降直9C/D、直20和直8C等中国海军列装的所有型号的直升机。
作为一款直升机母舰,该舰可搭载的直升机数量在30架左右,通过舰尾的直升机升降机直接连通机库和甲板。
075两栖攻击舰服役后,中国海军的垂直登陆能力和运输海军陆战队重型装备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合成部队能够发挥重装优势,空中突击旅能够发挥出快速突击的打击能力。
据爆料,中国海军第1艘076型两栖攻击舰正在建造当中,如果属实这将是中国海军的第5艘两栖攻击舰,也是第8艘排水量超过4万吨以上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国海军的2万吨级船坞登陆舰。
三:船坞登陆舰
船坞登陆舰的研发和建造使得中国开始初步掌握了2万吨级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的建造和使用经验。
2008年,第一艘071型两栖攻击舰“昆仑山”舰交付当时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服役,这支部队不仅承担南海岛礁的攻防任务,还要辅助东部战区海军执行台海方向的登陆作战任务。是我军登陆作战的一支“登陆铁拳”。
071型两栖船坞登陆舰舰长210米,舰宽28米,舰体下侧的坞舱可以装载3艘百余吨的气垫登陆艇和数十辆两栖装甲战斗车辆,主要以我军列装的05式两栖装甲车辆为主发展起来的车型。
包含装甲突击车、两栖步兵战车、装甲指挥车、装甲抢修车等等,几乎可以容纳我军两栖合成营的大部分作战车辆。
为了震慑“台独”,中国海军先后建造了8艘071型船坞登陆舰,分散部署到海军两大登陆舰支队,和部署到周边地区的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两栖合成部队相互配合,能够迅速提升我军对突发事变的应对能力。
如今,已经露面的2万吨以上大型战斗舰艇已经达到了16艘,在这些大型舰艇的加持下,中国海军的海空决战能力、两栖打击能力获得了巨大提升,随着新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陆续建造,中国海军还将继续打破纪录,这才是世界一流海军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