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晚,我国甘肃省发生了6.7级地震,造成数百人人遇难。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俄罗斯政府向我们伸出了援手。
当时,俄罗斯总理米舒斯金正率团访华。得知地震消息后,米舒斯金立即向中方表达慰问,并表示俄方将在抗震救灾等方面提供所需支持。这种真诚友好的姿态,体现了中俄之间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
如今,中俄伙伴关系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双方高层保持密切互访,各领域交流频繁,贸易投资迅速扩大,重点合作项目有序推进。
仅今年前11个月,两国贸易额就超过2000亿美元,全年有望达到2300亿美元。面对西方的政治排斥和经济制裁,中俄携手前行,相互支持,共同抵御外部压力,这对维护两国发展利益至关重要。
米舒斯金此次访华,与中方领导人就深化两国战略协作进行了广泛讨论。会晤中,双方强调要加快经济融合,推动在贸易、投资、能源等领域实现更大发展。
俄方预测,到2030年,中俄年贸易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核能、航天、科研等高新技术领域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两国已在本币结算方面实现全面自主,摆脱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这有利于双边贸易更加高效、便捷。
中俄近年来最引人瞩目的合作项目,当属“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这条全长近7000公里的管道一旦建成,每年可额外提供中国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目前双方就管道具体路线还在讨论,希望能尽快达成共识,迈出实质性一步。未来,该项目将大幅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保障,也将使俄罗斯的天然气东送战略加快实施。这是双赢的典范。
在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中俄合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在既有基础上,开拓更广阔的领域,打造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中俄人民情谊源远流长,两国利益休戚相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将继续手挽手前行,共创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