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间来到12月下旬,2023年也即将结束,不过在12月31日以前,部分企业退休人员将获得养老金补发,因此大家也需要关注个人的养老金到账情况。那么,企业退休人员如果获得养老金补发,到账金额能增加1000元吗?
大家知道,现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公布了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进行重算补发,像四川、江苏等地的网友就表示收到了补发的钱,如果你也是今年1月份以来退休、且按照去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核算待遇的人员,就需要关注当地的重算补发进度了。
比如说山东青岛,近期就发布了通知,目前已经完成了4.17余万名2023年度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核定和清算工作,相关的补发将在月底前到账,如下图:
至于本人能补发多少钱,就需要看个人的工龄、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和补发时间等因素了,像企业退休人员,缴费指数整体并不高,工龄也并不太长,在养老金重算补发时确实不占有太大优势。
我们假设一位企业退休人员,工龄32年,养老保险缴费指数0.98,在今年2月份退休,当地在12月份进行养老金重算补发,以山东为例,今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7468元(除菏泽外),就要比去年的7182.5元,上涨了285.5元。那么由于这位企业退休人员存在6年的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有过渡性养老金。这样的条件,在企业退休人员当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按照养老金计算方法,这位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都需要用到养老金计发基数,也就会随着该数据的上涨,而需要进行二次核算和补发差额。
如果按照去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来计算,基础养老金等于7182.5*(1+0.98)/2*32*1%=2275元,过渡性养老金等于7182.5*0.98*6*1.3%=549元,加起来等于2275+549=2824元。
而按照今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基础养老金实际上等于7468*(1+0.98)/2*32*1%=2366元,过渡性养老金等于7468*0.98*6*1.3%=571元,加起来等于2366+571=2937元,要比此前预发的2824元多113元,也就是说这位网友实际上每个月少发了113元,现在就需要补发2月份以来的差额,总共补发10个月,也就是1130元,可以达到1000元以上。
但是,大家也看到了,满足这样条件的企业退休人员数量,其实也不会太多,更多可能也就是补发几百块钱,甚至更少。
综上所述
大多数地方已经公布了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各地对于今年1月份以来、且按去年养老金计发基数预算养老金的人员,会陆续进行养老金重算补发。比如说山东青岛,明确表示将在12月底以前补发到位。因此,大家需要关注个人的到账情况。总体来看,对于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参与重算补发的话,如果工龄比较长、养老保险缴费指数也比较高,且补发时间长,那么补发1000元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