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上,一个备受瞩目的决议得到了全场的认同——教科文组织决定在上海市建立其首个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
此次决议的通过不仅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我国,更体现了我国在全球教育及科学研究领域日益增长的分量。
当会议主席宣布这一消息时,会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来自各国的代表纷纷起立,向我国的代表团表达祝贺。
这份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彰显了中方获此承办资格的众望所归。
我国之所以能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的设立,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提升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方面的积极投入和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我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始终秉承着对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珍视,并且在保护本国及其他国家的遗产方面尽职尽责。
此外,我国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强调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这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平,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在推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进程中,我国的作用愈发凸显。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我国自身发展的成就即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同时,我国在致力于国内发展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支持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方面,我国的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我国对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的支持,为全球妇女和女童教育贡献了力量,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选址问题上,尽管面临阿联酋、西班牙等国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凭借提出的1000万欧元预算的诚意,并在教科文组织内部成员的广泛支持下,成功获得了主办权。
与此同时,美国与教科文组织的关系却呈现出一种不同的景象。历史上,美国曾两度退出教科文组织,分别发生在1984年和2017年。
前者是因为认为教科文组织管理不善和被政治因素利用,后者则是由于教科文组织将以色列控制的希伯伦旧城区列为巴勒斯坦濒危世界文化遗产,被美方视为偏袒一方的行为。
这两次退出不仅使美国在教科文组织内的影响力受损,而且还欠下了高达6.16亿美元的会费。但在拜登政府的推动下,美国于今年6月重返教科文组织。
美国政府表示,此举有助于确保在全球的领导地位,并在数字时代与我国竞争。
尽管美国承诺将在预算中划拨1.5亿美元用于支付欠款,并提供额外的自愿捐款,但其面临的挑战仍然不容小觑。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费问题。目前,美国是否能按期缴纳会费还是一个未知数,尤其是在众议院由共和党控制的情况下,新的拨款法案难以推进。
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政府政策可能出现变动,每一次“退群”行为都可能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
总体来看,教科文组织在上海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定,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日益崛起及其在教育、科技领域的卓越表现。
与此相比,美国虽意图重返教科文组织以抗衡我国的影响力,但却面临着资金和政治上的双重挑战。
未来,美国需要更加审慎地处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间的关系,以避免进一步的信誉损失,同时也应正视与我国的竞争关系,寻找更为有效的策略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