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酒又叫做蒸馏酒,浓度非常的高。世界公认将烈酒分为八大类,其中非常有名的,就属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威士忌、白兰地、兰姆删和伏特加,以及中国的白酒。
这么一看,我们的白酒也被列为八大类之一,能够国际上被认可这就代表着我们的白酒是厉害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名儿了。但是奇怪的是威士忌能够在全球售卖,而白酒则是大部分中国人在饮用。
首先两种酒的味道就有很大差距的。
中国的白酒主要是用粮食酿造而成,所以有一种别称叫做“粮食酒”,稍微喝一点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之所以用粮食是因为中国是产粮大国,在古代本来没有“酒类”,但是有智慧的古代人偶然发现了发酵麦芽的香气,并且这种奇艺的香气可以通过制作之后,变得更加香浓,于是进而制造出了白酒,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的代表酒类。威士忌则原产于英国,被英国人誉为“生命之水”,主要是通过大麦,黑麦等发酵蒸馏而成。
白酒能够突出粮食作物的香气,有发酵淀粉的味道,百里飘香,所以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威士忌主要品尝的是通过发酵蒸馏带来的焦香气,色泽则是焦糖色,有很多人喜欢威士忌,甚至可以说是喜欢那一股子烟味儿。
两种酒味道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受众人群的不同。
白酒入口能够带来“辣”的感觉,就是这一股子辣吸引了很多的中国人饮用,甚至习惯之后还会上瘾,不来一杯都觉得非常难受。这一股子“冲”劲儿是白酒最大的特点,度数越高实际入喉就越“辣”,这可让许多的外国人接受不了,这样的“辣”在他们嘴里,像是灼烧感,从喉咙直接蔓延到胃,而不是香气,是一种另类的刺激。所以有很多外国人把喝白酒当作挑战,声称中国人太厉害,能够喝这样的酒。
反观威士忌酒就清淡了许多,只是散发出一股子焦香的气息,甚至最正宗的喝法是还要添加少量的水稀释。这样带来的口感会更加绵柔,更加柔和,淡淡的激发出威士忌内在的香气。这样分析可见外国人喝的并不是刺激,而只是一种隐隐约约的芳香。
习惯了这种淡淡味道的外国人,自然也就不能接受中国的白酒。最多品尝一下,算是好奇,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经常购买,白酒也就渐渐的只被中国人接受,受众人群变成了本地人,走出国门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变成了“深藏闺阁”的浓香。
另外国家之间对待酒的态度以及酒的饮用频率也是并不一样的。
在中国,除了一小部分人每天会小酌一杯之外,大部分人并不会天天喝白酒。上好的白酒更是讲究窖藏,只在迎接贵宾的时候饮用;赶上比较重要的婚宴酒席,也会有白酒的身影。
在国外正好相反。经常就会有英国人在家吃完饭,一边聊天一边来一杯威士忌。平时更是家家不缺威士忌,户户喜欢威士忌,要不然怎么会有“生命之水”的称号,可见英国人对其喜爱程度。
英格兰地区也是偏冷,因此更喜欢喝一点威士忌取取暖。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威士忌研发出了更多的喝法,可以加肉桂,柠檬可以调制,可以加红糖热饮,御寒又保暖。喝的人多了,威士忌也就慢慢的走出了英国,走向了世界,并且享誉全球。
现在烈酒当道,人们喜欢高度数并且适量饮用。又正好威士忌的口味能够符合西方大众的审美,所以这样的威士忌就享誉了全球。家庭聚会,出门在外更是少不了威士忌,甚至有的人会随身携带。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就像中国的筷子外国人却连拿都拿不住一样,就像外国的刀叉,我们拿着始终不顺手,不如筷子“用得舒坦”一样,西方国家更接受威士忌,顺手就让威士忌享誉了全球,而中国的白酒只能深居中国大地,也只是它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
如今随着发展和改良,白酒正在被更多的人认可,虽然目前看起来它还只是深居中国,受众面限于中国人加上小部分西方人,但它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