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美联储连续三次宣布暂停加息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明显反弹。黄金和人民币汇率双双上涨,多数机构预测美联储将在2024年开始降息。
这直接引发了全球资本市场的积极反应——股市纷纷大涨,美国三大股指全面走高,热门科技股的涨幅更是高达2%。
在科技股表现亮眼的带动下,苹果公司的市值一举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达到3.07万亿美元,相当于21.8万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的含金量十分惊人,几乎相当于整个法国股票市场的总和,是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
更令人震惊的是,苹果的市值还将日本的GDP远远甩在身后,一举反超印度、英国、法国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堪称全球第一大“富可敌国”企业。
与苹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正处于持续低迷的阶段。其峰值市值曾经达到8100亿美元,有望冲击万亿美元大关。
但在经历股价和市值的连续下滑后,如今已经跌至不足1900亿美元,仅为苹果市值的六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支持苹果市值居世界第一的,正是其卓越的盈利能力。2023财年,苹果的营业收入虽有所下滑,但净利润仍高达969亿美元,接近1千亿美元的天花板。
这个数字,已超过全球99%的企业,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净利润的两倍以上。事实上,在全世界500强企业中,仅有沙特国有石油企业的利润能与苹果一争高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在苹果全球营收中的占比约为18%。美国本土市场是其绝对主力,达到36%。欧洲市场和大中华区仅次之,分别为24.6%和18.9%。
由此可见,苹果是一个遍布全球的科技巨头,在世界三大经济体市场取得领先,这为其高市值提供了有力支撑。正因如此,中国市场对苹果的贡献被一些评论人士高估了。
近年来,国产品牌在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影响力逐渐提升。但与全球科技巨头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
这需要我们在科技研发等方面持续用力,立足国内、面向全球,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世界一流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