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1979年是一个极为不平凡的年头。这一年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正式成为经济特区......

外部一系列事务正万象更新的时候,内部也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巨变。

首先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取代“两个凡是”;以邓为代表的核心领导集体正方兴未艾,而汪东兴则被免去中办主任,姚依林取而代之,吴德也被撤销政治局委员的资格,继之而来的则是陈云、王震等人成为政治局委员,而杨尚昆、彭真等原先老干部则成为中央委员。

一系列的表征似乎正在说明:一场深化改革前的狂风暴雨即将到来,一场关乎日后历史走向的局部风口正悄然刮起令后世为之惊叹的超级“飓风”。

对于这种或明或暗的变化,作为毛时代遗留下来的“老人”,纪登奎不可能没有丝毫察觉。

说是“老人”,实际上纪登奎此时的年纪并不大。比之于时年75岁的邓,此时的纪登奎年纪不过才56岁,论年纪他足足比邓小了整整一圈多。之所以说他是“老人”,是因为他的革命履历比较早,身居高位时的年纪比较轻。

纪登奎15岁参加革命,26岁就已经是河南省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是当时最年轻的地级干部之一。

更鲜为人知的是,刘、邓、林、王后,他还曾一度是毛主席重点考察的对象,是潜在的革命事业继承者。当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主席将目光投向了华,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纪登奎能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他的主要优点就是踏实肯干,忠诚于领袖。

1951年,毛主席南下视察时专列在许昌停靠过,当时他想了解一下县、市的宣传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开展的程度怎么样?因此就想找一名负责宣传的干部了解下情况。毛主席听说主管许昌宣传工作的纪登奎还不到三十岁,对纪登奎产生了很大兴趣,于是就在专列上叫来了纪登奎。

当时纪登奎担任了许昌地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了解许昌的实际情况,因此汇报工作时有理有据,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毛主席记住了这位小他整整两代人的纪登奎。

此后,纪登奎青云直上,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九大召开之际,毛主席还专门在大会上向全体人员作了庄重介绍:

“他叫纪登奎,是我的老朋友,山西人,长期在河南工作。”

在庄重场合,以“老朋友”这个称呼来介绍一位年轻人,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他的器重。而此后,纪登奎也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在处理101事件时果断有力,深得主席的赞许。

此后,纪登奎当选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因此,纪登奎的大半生时间可谓低开高走,由于他过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再加上后来上级的不断培养,对于时局和大势的变迁,他不可能看不清现实。

1979年农历新年之际,三万多人聚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春节联欢晚会。在落座之际,纪登奎与吴德谈到了当下的形势。

面对即将到来的现状,纪登奎连连叹息:“现在我们是步步惊心。吴德同志,像这样发展下去,我们是没法继续干下去了。即使我们不走,迟早会被动撵走的。”

吴德听完也是感慨连连,最后二人商议,宴会结束后就立马向华汇报,如果他再不采取行动,就向中央提出辞呈。

宴会结束后,吴德带着纪登奎的嘱托找到华,向他表明了二人的想法。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华表情方面并没有丝毫变化,只是苦笑着说:“他们不是大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实践检验别人,当然也检验他们自己。让他们干几年看一看,等他们在实践中碰了壁,自然就服输了。”

在华看来,如果实践检验真理出现问题,自然到时候历史的重担还是会转到自己的头上,只是历史没有假设,后来的一切终究不是人力所能逆转。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