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之中,最贵的ST股票,在最近5个交易日之中,突然出现了连续性的跌停,跳空跌停,一字板跌停,无量跌停,而每一个跌停的幅度是20%。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仍然有超过100万股的股票,封在跌停板上,等待着卖出。
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又有谁敢于买入呢?
从他的技术形态上来看,在相对的顶部,做出了一个标准的大型圆弧顶的技术形态。
股票价格有相对的高点299.80点,经过持续性的弱势盘整之后,特别是在跌破250日均线之后,突然出现了放量下跌,而且每一个跌幅高达20%,连续出现五个跌停板。
市场之上,最贵的st品种终于连续跌停,出现在市场的面前。
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企业的经营业绩与二级市场的走势形成,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持续性的下降,大幅度的下降。
另一方面,二级市场的股票价格在前1年之内,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阶段性的股票价格有32.07元,经过连续16个月的阶段性上涨之后,他的股票价格竟然高达299.80元。
上涨的幅度超过200%,超过400%,超过600%,竟然超过800%,涨幅竟然达到了833%。
可是,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同一阶段,企业的经营业绩又会怎么样呢?
来看看一组数据。
在2021年,企业的净利润开始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当年企业的净利润下降的比例高达93.95%。
企业的净利润上一个年度的9364万元,直接下降到566.50万元。
一个年度之内下降的幅度怎么样?如果你认为下降的幅度已经很大,第二年应该反弹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
接下来在2022年度,企业的净利润竟然是亏损1.46亿元,净利润下降的比例高达2690.07%。
在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再次出现亏损,亏损的金额是9732万元,净利润下降的幅度再次超过20%,达到了28.3%。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企业的营业总收入,也出现了下跌,但是下跌的幅度要远远小于净利润下降的幅度。
比如说2021年营业总收入下降的比例是41%,可是当年的净利润下降的幅度超过93%。
再比如说,2022年企业的营业总收入下降的比例超过50%,可是企业的净利润下降的比例竟然超过2600%。
在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的营业总收入下降的比例是9.5%,可是净利润下降的比例超过28%。
在连续三个年度的时间之中,企业的净利润下降的幅度,要远远高于营业总收入下降的幅度,这又是什么情况?
而企业的每股收益,呈现出了大幅度下降的态势,由2020年度的每股收益0.92元,是属于一个相对标准的业绩优良的品种。
直接下降到2022年的每股收益-1.44元,又成为一个相对标准的业绩亏损的股票。
这样一只品种在戴上ST帽子之后,股价却出现了八倍以上的上涨。
然后出现了大幅度下跌。
更加有意思的是,在他的前10大流通股东之中,在最新一期的季报之中,十大股东累计持有的股数是3897.30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高达57.67%。
环比竟然出现了一定的上涨,环比增加的持股量是10.13万股。
A股投资者的账户是2803户,每一户平均持有的流通股是2.41万股。
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这样一直出现大幅度亏损的品种,而相应的股东却在持续性的增加仓位呢?
是不是有一种明显的机构行为呢?是不是有一种掩护出逃的迹象呢?
这又有什么样的猫腻,又是演唱的哪一出戏呢?
真正的买单人又是谁呢?真正的亏损者又是谁呢?
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怎么看的?
你又会怎么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