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应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邀请,时任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于5月5日乘专列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
五月的平壤繁花似锦、春光明媚,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华国锋和金日成的巨幅画像,中朝两国国旗也迎风飘扬,随处可见垂挂着的巨幅红色标语,以及上面“欢迎”、“团结”、“友谊”等字眼,沿途的标语、彩旗和无数花架花塔,都将平壤点缀得格外壮丽,比以往更焕然一新。
街道上各处垂挂着“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万岁!”“中国人民的英明领袖华国锋同志万岁!”的标语和中朝两国国旗。甚至在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打出了“你办事,我放心”的标语以及毛主席嘱托华国锋的画面。
这些都是朝鲜人民为了迎接华国锋所精心布置的成果。
从华主席即将访问朝鲜的消息刚一传出,朝鲜人民就一直激动地谈论着这件大事。
对中国来说,朝鲜是个意义特殊的国家,毛主席生前曾多次访问朝鲜,同金日成友好会见,周恩来总理生前最后一次访问的国家就是朝鲜。
而华主席第一次出国,率先将目的地选择在了朝鲜,彰显了中国对这个兄弟邻邦无比的重视。
当5月5日这一天,从广播中听到华国锋已抵达朝鲜国土后,许多平壤人民就盛装打扮,手持花束,往街头涌去,翘首以待。
因而当华国锋在金日成的陪同下乘敞篷车从车站前往宾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壮观的画面:从车站广场到到宾馆十公里长的道路,两侧站满了夹道欢迎、翘首以待的群众。
当专车驶来,气氛霎时沸腾了,群众难以抑制心中喜悦,高高挥舞着手中的花束,跳跃欢呼,更有甚者激动得流下眼泪。
一时间,十里长街竟是红旗如林、繁花似海、人声鼎沸。
平壤体育馆前的广场更是人山人海、万花竞放,满是盛装打扮翩翩起舞的文艺界工作者。
车队驶入琵琶大街后,“欢迎,华主席!”“欢迎,华主席!”的欢呼口号震天响,喊的竟是有节奏的汉语。
喊口号的是胸前戴满荣誉勋章的人民军官兵、各界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无数群众。
工人、人民军官兵、系红领巾的少年团员和青年学生、普通群众......一波又一波来自各界群体的欢迎致敬,都彰显着华国锋此次访问朝鲜受到的是最高规格的接待。
华主席也与金日成同乘一辆小轿车,接受人民这无比欢庆的欢迎仪式,在此情此景之下,金日成忍不住高举着华主席的手欢呼道:“华主席万岁!华主席万岁!”。
这使华国锋受宠若惊,激动万分,连陪同他的官员们都看出他已经难以自制了。
“金日成同志是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将要世世代代发展下去,只要有金日成同志的领导,有两国人民的友谊长存,我们将不怕任何敌人的侵犯。任何敌人,都将在我们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华主席对金日成说。
华之所以选择将第一站定在朝鲜,一是受金日成盛情相邀,二是因为上个世纪70年代,朝鲜经济发展迅猛,人均GDP远超中韩,农业更是实现全面机械化,这对于一心想要搞好国内经济建设的华主席而言是不可错过的考察和学习机会。
所以,抵达朝鲜后,华主席重点考察了朝鲜的农业和机械制造业。
在考察过程当中,金日成与华主席攀谈起来:
“华主席,国内的局势怎么样?”
“人民生活大大提高,人民政权非常稳固......任何形式的敌人都动摇不了我们。”
“领导班子中有什么分歧吗?”
“不,我们团结得很好。”华国锋说:“我和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等同志之间团结得很好,他们很尊重我,可以说我们这个班子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中央班子,这是我们在本世纪内实现宏伟目标的可靠保证。”
在将近一周的访问朝鲜的旅程之中,华主席不仅受到了朝鲜方面超高规格的接待,而且华主席也对朝鲜的迅猛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
5月11日这一天,华搭乘专机抵达北京,站台上,已经等候多时的邓小平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十分矫健地走上前,摇晃着华国锋的手说:“热烈祝贺您访朝圆满成功!华主席,你们辛苦了!”
华也说:“你们也很辛苦。”
其实,华不清楚的是,就在他访问朝鲜这一周期间,邓与叶帅、罗瑞卿、韦国清等人抓紧时间开了个会。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要加紧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刊发出来。
在一众开国元老的努力之下,5月10日,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南京大学教授胡福明撰写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华访朝归来的这一天,当他刚下飞机,《光明日报》就已经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随即,新华社将这篇文章作为“国内新闻”头条,转发全国。
回到办公室稍加休整后,秘书把当天的报刊拿到他案头特意把《光明日报》放在前头,使他一眼就看见了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只见文章的开头霹雳而起: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早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这些年来,由于王张江姚的破坏和他们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大量的歪曲宣传,把这个问题搞得混乱不堪。为了深入批判他们,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十分必要。”
华看完后不禁大为惊讶:好啊,现在都可以这样搞,这真是项庄舞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