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缺乏智慧、更准确地说,缺乏能力做坏人。
实际上,做坏人不需要智慧,也不需要能力,顺着本性而为即可。我所说的坏人,是指体面的坏人,优雅的坏人,堂堂正正的坏人,真正有能力、有魅力、有水平的坏人。中国这样的坏人不多。
相反,他们看上去多是蝇营狗苟,猥猥琐琐,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很粗鄙的样子,很庸俗的样子,很土气的样子,一种没有出息、不成大器的样子。
也就是说,坏人不少,但像样的坏人不多,拿得出手的坏人不多。因此,我称他们没有智慧做坏人,也没有能力做坏人。
既然做不了坏人,为何不选择做好人呢?同样的道理,他们也没有智慧做好人。
做坏人难,做好人也不易。不是好人难做,而是他们欠缺做好人的智慧。做好人,也需要见识和认知能力。道德与智慧是不可分离的,善良不仅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智慧。
中国人难道不聪明吗?其史也久,其人也多。他们很聪明,但他们的聪明只是一种小聪明,只局限于互害和利益的争夺,他们缺乏真正的聪明和智慧。人们常常感慨好人不多,问题的根源就在这里。
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不是特别强调仁义道德吗?要害在于,中国人虽然强调道德,但他们并不知道实现道德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道德非但没有实现,反而成为一种为害和愚民的工具,甚至成为罪恶累累的邪恶。所以,道德和邪恶是不分家的,邪恶就是道德,道德就是邪恶。
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对真理的认知,而又强烈地追求道德,只能造就两个后果,一是盛产伪君子,一是盛产恐怖分子,前者以儒家社会代表,后者以某教社会为代表。儒家社会之所以成为虚伪而非恐怖的社会,一是好在人们的道德追求本质上是虚伪的,主要是为了教化他人有道德,二是好在人们胆子小,缺乏烈士精神,所以就出产了伪君子。
中国社会难有好人的第二大原因,还在于中国文化,不论是儒家还是佛教文化,都让人变得自义。人人自认为善良,自以为是好人,这是很可怕的。人性善和人人皆可成佛的论调,为自义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个自义的社会,在自以为是而缺乏自省的社会,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能有好人的。
最后的问题是,做不了坏人,做不了好人,那他们是什么人?不好不坏的人吗?非也。不是好人,不是坏人,只剩下一条出路,成为了蠢人。
做蠢人并不意味着坏事,做蠢人往往预示着繁荣昌盛和名声显赫。不信,看看那些大V,大致跑不了这个规律,越蠢的粉丝越多,越蠢的名声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