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此间一叙

编辑 |此间一叙

前言

去年三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台了“边境县夫妻可生育四胎”的政策,这是我国四胎政策的首次试点,也是我国为解决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问题做出的又一项努力。

但是,当代年轻人对于婚姻的排斥和生育的抵触,绝不是出台一项又一项“三胎”“四胎”政策可以解决的。

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断子绝孙”曾被认为是对别人最恶毒的诅咒,“传承香火”更被认作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任务。

但如今,对于年轻人来说,“延续香火”早已不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人生大事,不婚不育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一些年轻人甚至会将“断子绝孙”视为一种“美好的祝愿”。

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生育”?

而对于我国日渐严重的人口危机,到底怎样才能算最有效的解决措施呢?

一、我国新生儿数量严重下跌

今年一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据数据显示,2022年人口比上一年共减少了85万。这也是自1961年以来,中国人口在连续自然增长六十多年后,首次出现人口下降。

也就是说,在“我国人口即将出现负增长”这一消息持续预告了几年后,这个“狼来了”的故事终于成真了。今年四月份,联合国也发布了数据统计,并预计说“今年中国或将不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从2016到2022年,我国新生儿的数量从1786万,下降到了如今的996万,增长速度几乎减半,可以用“断崖式下跌”来形容。

然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的许多国家,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去年,韩国最新公布的生育率更是创下了世界最低纪录。

截止到2022年,韩国首尔约10%的幼儿园和小学因招收不到适龄入学儿童而倒闭,连国立、公立学校也难逃倒闭厄运。而且,因为儿童太少、老人太多还有一部分幼儿园根据社会需求改为了养老院。

随着人口负增长这一消息的公布,“这一次的人口减少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成为了网上讨论的热点。

虽然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曾一度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但这一问题真的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吗?除了经济,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让普通民众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遏制了当代年轻人的生育热情?

二、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生”了?

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无论“生育”还是“婚姻”,都不只是夫妻两人的事,而是两个家族的结合与“香火的传递”。

男子若是到了适婚年龄还未娶妻生子,便要背上“无后为大”的骂名,而女子若在出嫁后迟迟未生下“能延续香火”婴,也会被视作犯了“七出”之首的“无子”之罪。

在过去,无论男女,一旦成年后,“结婚”就成了头等大事。有合适对象的,父母就频频催婚;若是单身的,父母便会四处打听,安排相亲。

如果哪对夫妻结婚数年后还没有孩子,两家的父母长辈早就急得好像“热锅上的蚂蚁”,来来回回能把医院的门槛都踏破。

似乎人的一生就是为了“结婚”和“生子”两件事,若是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两项任务,轻则被视为“不正经”,会被评价为“未能拥有完整的人生”;重则被指责为“不孝”,“未能承担起绵延家族的责任”。

而“断子绝孙”更是在从古至今都被视为一种极为恶毒的“诅咒”,毕竟在传统的国人看来,家族香火断绝,便是最残忍的事了。

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这句诅咒的威慑力也在逐渐降低。现代人似乎并不看重“结婚生子”这项人生事业的分量,或者说看得并不如以前那么重了。越来越多的人用不着别人诅咒“断子绝孙”,就自主地走上了“不婚不育”的人生道路。

许多父母在子女成年、完成学业后,便会及时地关心起他们的婚恋情况——

“有没有谈朋友呀?”

“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啊?”

然而,如今的多数子女却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目前没有,以后也不打算结婚生孩子。”

得到如此答复的父母们,一夜之间便愁白了头。多数人都难以理解,为何自己的孩子到了年纪却不愿结婚生子。他们心中始终萦绕着两个问题——

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相互扶持、共度一生呢?

小孩子这么可爱,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就是不愿意生孩子呢?

其实,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外因和内因两种。

而外因中最主要的,便是经济因素。无论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是高昂的生育和教育成本,都是阻碍当代年轻人选择结婚生子的“两座大山”。

目前,虽然全国的房价整体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有过去房价的高基数在,如今的房价还是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数据显示,百城新房均价为每平米16178元,二手房均价为每平米15848元。

这也就意味着,普通城市的家庭要至少花160万才能购买一套住房。许多条件一般的家庭为了买一套房子几乎倾家荡产,甚至还在银行里欠了几十年的贷款,从此给银行卖命。而那些家中不富裕的,则更是没有买房的指望了。

在这样一个拥有安身之所都属于奢望的环境下,普通工薪阶层的年轻人拿什么来谈婚论嫁呢?

然而,过了买房这个槛还不够,养育孩子的花销更是高得难以想象。

不少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们表示,从怀上孩子的那一刻起,大大小小的检查、住院、婴儿用品准备……家中开销就已然骤增。而在孩子落地后,他们则更意识到,将“孩子”形容为“四角吞金兽”一点也不为过。

教育、医疗、衣食住行……在当今社会的物价条件下,将一个孩子抚养成人的所有开销,简直是一个普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曾有网友直言:

除了房价、教育、医疗等经济方面的外因,不婚不育还受到了当今年轻人心理因素的重要影响。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不只在于“繁衍后代”,当代年轻人有了更值得专注和付出一生的事业或兴趣。大家越来越觉得,“结婚生子”并不是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

除此之外,“恐婚恐育”也是在年轻人群中热度极高的词条。

顾名思义,“恐婚恐育”指的即是大家对于婚姻和生育的恐慌、排斥。这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大家“矫情”,而是许多年轻人在经历了自己原生家庭的环境、看过自己父母以及周围人大多数的不幸婚姻后,对婚育产生的一种极为自然和正常的排斥。

有的人见过父亲出轨,有的人目睹母亲在婚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爱好,还有人说自己经历了父母日日的争吵矛盾,对婚姻早已失去了任何希望。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而是“中国式家庭”的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现代年轻人无心婚育实属情理之中。

三、如何才能改变越来越多人“不婚不育”的现状?

要改变当代年轻人不婚不育的状态,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解决结婚生子的经济难题。将房贷、教育、医疗的三座大山彻底移除,自然会有多数人从心底里向往结婚生子的生活,而我国人口负增长、少子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而接连推出的“二胎”“三胎”政策对于提高出生率或许有一定的成效,但对于那些生不起、养不起或是压根从心底里就不想生的家庭,这样的解决对策实在无济于事。

另一方面,想要改变大家对于婚姻和生育的排斥,就要从根本上让他们看到婚姻和生育的“美好”。

有调查显示,原生家庭氛围好的孩子,在长大后对于婚姻的意愿会更强烈。而要从这个方面解决问题,就需要社会集体以及每一个家庭的共同努力。

笔者认为

当代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不婚不育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经济压力、个人喜好、社会环境等。不婚不育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对家庭的传承、对社会的发展等

笔者认为,不婚不育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价值观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我也希望社会能够给予不婚不育者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歧视和压力。我们也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负责任地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那么不婚不育也并是坏事,而可能是一种多元化和进步的表现。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政府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障年轻人的婚育权益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社会方面要加强对年轻人的婚育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消除他们对婚姻和生育的恐惧和焦虑,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家庭方面要尊重年轻人的个人选择,不要给他们过多的压力和干涉,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情感稳定。

而年轻人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要盲目跟风或逃避责任,要勇于面对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期待,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合适的伴侣,要有信心和能力承担起婚姻和生育带来的挑战。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