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新当选的阿根廷总统米莱正式宣誓就职。中国也受邀派出特使代表团出席了米莱的就职仪式。
值得注意的是,米莱在就职典礼后的首日便主动与中方代表团进行了会面。他在会面中明确表示,新政府将高度重视发展阿中关系,愿在经贸等领域加强双边合作。
这与米莱之前在竞选期间对华较为强硬的立场形成了鲜明反差。此前,他更是扬言上台后将中断对华联系。可见,米莱在临近掌权后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缓和。
除了上述会面讲话,米莱政府的多名高官如外长、经济部长、央行行长等也先后对外发表了释放友好与修复中阿关系的信号。
阿根廷本土媒体评论说,米莱的这一转变就像“180度大转弯”。实际上,米莱转变立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就任总统后,米莱意识到必须实事求是面对阿根廷当前严峻的经济局面。外债高达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不足以支撑偿债。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贸易成本大幅提高。
如何重建外汇储备以保障经济安全已成为米莱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他急需与大国改善关系,争取融资支持。这也是米莱转而求助中国的重要考量。
米莱此前访美失败也促使他调整对华政策。他原本希望美国能给予援手。但是基于党争因素,拜登政府对米莱并不热情。
就连基本礼节性会谈也未安排。让米莱意识到,与美国建立紧密联系的预期很难实现。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为争取中国支持,米莱采取了务实柔性态度。他亲自致函中方,请求继续并扩大上届政府时期与中国达成的18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
该互换协定让阿根廷能用人民币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欠款。此举帮助阿方重建了外汇储备。
米莱现在急需新的互换协议来应对50亿美元的即将到期债务。他希望中方能再次向阿方提供援手。
中方对米莱的友好姿态和请求采取了审慎态度。中国外交部强调要从战略和长远高度考量中阿关系。这意味着如果米莱只考虑短期利益,中方将谨慎对待双边合作。
毕竟,米莱此前的负面言论给中阿关系造成了误解,还需要时间与诚意来修复。此外,米莱政府启动的“经济休克疗法”也让阿根廷市场陷入动荡。中国企业在阿的投资利益保障和双边贸易前景都充满不确定性。
米莱就任后迅速改变对华立场,主要是出于实际困境的考量。但其变脸式表现也让人对其诚意存疑。
中方基于战略和谨慎理由暂缓负面情绪,给予米莱机会重新塑造中阿关系。这有利于双边合作的长远稳定发展。
未来如米莱政府能采取积极举措确保中企权益及贸易前景,消除外界疑虑,中阿关系才能迈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互利合作方能深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