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王健林头上的大雷终于拆掉了。

近日,万达商管发布公告,太盟投资集团(PAG)将联合其他投资者,在其2021年的投资赎回期满时,对珠海万达商管进行再投资。

在对赌即协议即将到期的时候,这个消息对于王健林来说无疑是惊天利好。

毕竟眼瞅着马上跨年了,万达的上市申请还是没批下来。如果按照2021年签下的对赌协议执行,王健林将面临着380亿的大账单,现在老王终于可以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俗话说好事成双,王健林还有一个好消息,万达和太盟的新协议里面,不再有“对赌”的内容,万达上市终于不再是老王的“紧箍咒”了。

看到这里你肯定纳闷了,这个太盟到底是什么来头,为啥不仅愿意放王健林一马,还能给老王这么大的支持?太盟背后的大佬到底是谁?

下面我们就详细聊聊,这个放了老王一马的男人。

一战成名:收购韩国第一银行

太盟集团总部位于香港,是亚洲知名的私募股权巨头,号称管理资产超过500亿美元。

太盟背后的大佬,就是王健林的“白衣骑士”单伟健。

今年69岁的单伟健,和王健林同岁,他绝对是个厉害人物,但因为平时作风比较低调,所以尽管他在大陆投资不少,但是除了私募圈之外,了解他的人并不太多。

根据公开资料,上世纪90年代,单伟健从美国留学后回国,首先任职于JP摩根亚洲。

1998年,单伟健加入新桥资本成为合伙人,就此开始私募生涯。新桥资是一家美资背景的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资产超过17亿美金。

进入新桥后,单伟健很快迎来了第一个机会:收购韩国第一银行股权。

当时正值98年亚洲金融危机,韩国第一银行急需投资者接手重整,单伟健代表新桥开启与韩国政府的谈判。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后,新桥战胜汇丰,顺利拿下韩国第一银行的股权。

5年之后韩国第一银行重新走上正轨,新桥出售股份顺利退出,获得丰厚回报,单伟健一战成名。

并购深发展:成为传奇

让单伟健成为传奇的,是新桥并购深发展银行案。

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国内银行面临着必须改革的任务。当时深圳发展银行不良资产高达百亿,深圳市政府有意出让股权,但是接盘者寥寥无几。

在众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单伟健果断出手,接管深发展银行,这是外资机构首次在内地控股商业银行。

因此《华尔街日报》也将这一笔交易评价为“创造了历史”。

新桥入主深发展银行后,并不只做单纯的财务投资,而是在业务端主导深发展运营,帮助其脱困,最后再出售股权获利退出。

2006年,新桥与私募公司TPG合并,单伟建成为TPG的高级合伙人。

2010年,TPG将手中的深发展股权转让给中国平安,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金融收购案,TPG仅现金保底就拿到了114亿元。

经此一战,单伟健成为香港私募界内的传奇人物,然而他却在高光时刻选择“急流勇退”,离开TPG加入太盟集团,成为太盟的合伙人。

重仓内地企业:成为“中国私募之王”

进入太盟集团之后,单伟健的战略目标转向了内地公司。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太盟集团不仅投过万达,还投资过包钢集团、丰益国际、联想、阿里等知名企业,在私募圈一度被称为“中国私募之王”。

重仓内地的单伟健,也吃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2019年至2021年,太盟的营收分别为4.36亿美元、6.38亿美元、7.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0.02%!

当然,让单伟健在内地私募圈名声大噪的,还是2021年“带领”21家机构和企业投资万达。

根据当时的协议,万达将万达商管21.17%的股份,作价380亿出售给诸多投资人。并且王健林和投资人签下对赌协议,2023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否则回购股份,并且按照8%的利率支付利息。

在这380亿的投资款中,单伟健带领的太盟占了180亿,几乎是所有投资款的一半。可以说王健林的命运,基本掌握在太盟的手里。

单伟健选择在最后时刻放王健林一马,和其投资风格也有很大关系。

在执掌太盟的13年里,单伟健基本不做财务投资,而是以控制权收购为主,比如盈德气体、珍爱网、大阪环球影城等收购案例。

当被问及为何采用这种看上去有点“吃力不讨好”的策略时,单伟健回应:收购只有创造价值才能获利,而争取控制权的目的,是改变被收购公司的管理,最终提高公司价值。

这一点在万达和太盟签订的新协议中也有体现,此前万达出让的股权是21.17%。

而新协议签订后,太盟及其他投资者的股权占比将达到60%,王健林将就此失去了对万达的绝对控制权。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太盟将进入万达主导其运营?69岁的单伟健,会不会下场和同样69岁的王健林一起做生意?

这一切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有答案。

内容分享:
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