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源:东莞2022年统计年鉴

作者:余飞

01

东莞急了

特大城市东莞,真急了,在增速位居万亿GDP城市倒数第一之后。

12月6日,东莞以“千亿基金万亩土地 东莞智造链动全球”为主题举行了2023东莞全球招商大会,面向全球招引优质企业及产业项目。

为了吸引全球先进企业、产业落户东莞,东莞扔出了重磅炸弹:

万亩土地和2000亿高质量发展基金。

当天的招商大会上,东莞举行了2000亿高质量发展基金启动仪式、推出1.2万亩产业用地,资金和土地规模均创新高,打响了2024经济抢跑的信号枪。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表示,东莞将聚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高端服务业等六大重点产业进行强力招商,有专门的资金和土地来保障。

而1.2万亩的产业土地与2000亿的发展基金,将成为东莞产业升级的两大重要利器。

显然,东莞急了,也该急了。

在增速持续垫底之后,东莞要奋力直追,一雪前耻。

今年上半年,东莞的GDP增速只有1.5%,在24个万亿GDP城市与广东21个城市中均倒数第一。

而不久前发布的前三季度数据,依旧没有摆脱倒数第一的席位。

10月30日,东莞统计局披露:

2023年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8118.72亿元,同比增长2.0%。

数据公布之下,东莞夺得了3个倒数第一。

第一个,2%的增速在24个万亿GDP城市中倒数第一。

第二个,东莞前三季度GDP相较于去年同期的增量只有117.54亿元,同样位列倒数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第三个,与省内其他兄弟相比,东莞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倒数第一,跑得最慢。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02

东莞为何失速

作为中国十大工业城市之一,作为产业强城,作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住建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东莞被列入超大城市,但住建部公布的整体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城市城区人口数据出入很大,所以仍以国家统计局数据为准),东莞为何失速了?

在工业实力上,东莞很强。

东莞的工业增加值去年高达6244亿元,位居全国第九,是全国工业十强城市之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东莞的GDP也在2021年突破了万亿。

同时,东莞还是出口大城与赚外汇强城。去年东莞的出口额9240.1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上海、苏州。

赚外汇实力,也即外贸顺差上,东莞同样位居第四,去年外贸顺差4553.6亿元,仅次于深圳、苏州、金华。

这样的城市,为何会在疫情平复、防疫措施放开之后,表现失速呢?

表面上看,直接原因是出口、工业跳水所致。

东莞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广义制造业)增加值为4488.59亿元,同比下降0.3%。同时,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69.87亿元,同比下降3.6%。

尤其是东莞的第一大产业支柱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

出口方面,前三季度东莞的进出口额9518.9亿元,下跌了12.8%。其中出口6364.5亿元,下降了13%。

来源:东莞统计局

工业与出口两大引擎同时熄火,东莞焉能不失速。

但工业失速和出口失速,只是诱发东莞GDP降速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东莞的产业科技含量过低所致。

与深圳对比就一目了然,东莞表面上看和深圳气质很像,都是制造业强城,产业强城,人口大城、经济实力强城。

但是骨子里有本质差距,深圳是科技强城,东莞仍主要以代工为主。

今年出口整体行情都不好,但深圳的出口与东莞截然相反。东莞前三季度出口下跌了13%,深圳前三季度出口增速高达17.7%,出口额17946亿元,出口额稳居全国第一,遥遥领先。

其他经济指标增速,和深圳相比,同样全面败北。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深圳、东莞统计局

气质貌似相似,却在经济表现上南辕北辙,根本原因在于东莞的科技内核与深圳相差甚远。

深圳不仅是国内IT产业第一城,仅一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2021年就高达24361亿元,遥遥领先。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最关键的是,深圳还是民营经济规模第一城。

此外,深圳还是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上的王者。

去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3322.07亿元,占GDP比重41.1%。

来源:深圳统计局

去年,深圳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0.6%和67.3%。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越西安、上海,登顶全国第一。

深圳成功的诀窍在科技,科技随时赋能产业升级,丰富产业形态,百花齐放,才能有超强的抵御能力。

而东莞的失速,就是差在科技内核。

02

东莞需要二次创业

今年“二次创业”这个词很热,深圳、广州、成都、武汉等城市,都提出了这个概念。

东莞更需要一场二次创业,全面升级自身产业。

作为深圳的小弟,东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紧跟深圳步伐。都是三来一补起家,积累原始资本与技术,然后走向了仿造(山寨),期间进一步积累资本与技术,最终走向制造,然后走向智造。

但是,我们会发现,越到后面东莞越难跟上。表面上东莞与深圳都是工业强城,但是深圳已经是科技驱动经济发展,东莞本质上仍是代工厂,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不高。

一言以蔽之,东莞的产业结构不如深圳扎实,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金量不如深圳厚实。

这是在全国出口疲软之下,东莞跟随大势,深圳则逆向生长的重要原因。

更为关键的是,东莞过去的辉煌,一个很重要的助攻,是外资,尤其是台湾省的资本,但这些资本,最近一些年,都在逐渐撤离。

从数据可以看到,过去几年东莞的外资在快速减弱。2007年东莞当年实际利用外资50.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之后一路下滑,到2012年止跌上升,2015年实际利用外资54.68亿美元,再创创下历史新高。

而之后则一路快速下滑,2021年只有14.5亿美元。

来源:东莞2022年统计年鉴

这些外资中,按照引进方式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占比最大。按照地区划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则占比最重。

所以,当下的东莞,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第一,最重要的,是升级产业,摆脱代工的宿命,拥抱深圳,借助深圳的科技实力,赋能自身的产业升级,将自身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才能有好的出口。

第二,敞开怀抱,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改革开放,吸引全球资本进入东莞。

内容分享: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