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在闲暇之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或许他打麻将这个喜好,是鲜为人知的。与此同时,毛主席打麻将时,常常会突然站起来离开一阵,时间久了,大家就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秘密呢?
时间的比值,在我们普通人手中也许等于一,但在毛主席手中,通过他合理的支配与变通,可能等于二,等于三,乃至更多……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毛主席当年是怎样在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的吧!
1936年,中央红军刚到陕北,毛主席的工作压力十分大,每日都通宵达旦地工作,休息的机会很少。若说休息,就是最多就是出门散散步。
每当毛主席走出窑洞去散步,常常是未走多远,就急忙转回办公室又伏案工作。这也表明他在散步中,想起了一个重要问题或者有了一个重要观点。
一天傍晚,几位同志一再邀请毛主席去散步,他欣然答应,和大伙一起沿着延河岸边漫步。一路上,同志们观赏风光,赞美不已……
这时候,毛主席发言了,要大家谈谈对陕北的印象。有的说,陕北文化落后;有的说,陕北卫生条件差……毛主席随即问道,你们说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呀……一时谁也解释不明白。
看着同志们一副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毛主席笑了,接着说道:“我看是文化落后,缺乏知识分子造成的。你们看,红军来到陕北带来了一批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懂科学,懂得搞好卫生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我们就请知识分子宣传,带头修建厕所,开设粪场。陕北老百姓的窑洞没有窗子,内室阴暗,空气污浊。我们也作宣传,帮助他们开窗子。这么一搞,老百姓要求学文化的心情迫切起来了。”
听了毛主席的解释,大家非常同意。有的说, 中国文化落后,就是因为缺乏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太可贵了!
过了几天,毛主席出来散步,又和同志们见了面。他一上来就说道:“那天我们议论,都说知识分子太可贵了。我得再听听你们对知识分子的印象。”
同志们说来说去,列举的都是知识分子的优点和长处。毛主席听后有些不满意,就说道:“对知识分子要作具体分析。一种知识分子是自觉地主动用科学文化知识向人民群众作宣传,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知识,积极地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的知识分子。另一种知识分子,知识也不见得那么多,可他自以为有知识了,就瞧不起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人民……对于这种知识分子就不能说他可贵……”
听了毛主席同志这段话,在场的同志深受启发。
毛主席工作之余,也喜欢打打麻将。可是,有时正打到兴头上,他却忽然站起来,向大 家告退,离开一阵后又回来继续打。刚开始,大家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问题。次数多了,同志们便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原来,毛主席邀请同志们打麻将,是为了换换脑筋,也为了清理一下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思路。凡是他站起来不打的时候,就是他在思想上弄清了,或者发现了某一个正考虑的关键问题,所以急忙起身告退,赶到办公桌前继续紧张工作。
有时候,毛主席打着麻将,也会借题发挥,讲些引人深思的哲理。
一天毛主席在休息时,邀请叶剑英等同志打麻将。第一局还没开始,毛主席就幽默地说道:“咱们今天,又来搬砖头喽……”
叶剑英以为他随口说句笑话,刚开始并没有多想,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一再说“搬砖头”喽! “搬砖头”喽! … … 说得叶剑英几人面面相觑。
毛主席察觉到在座的同志不理解,就解释说:“打麻将好比面对着这么一堆“砖头”,这堆“砖头”好比一项艰巨的工作。对这艰巨的工作,不仅要用力气一次一次、一摞一摞摞地把它搬完,还要开动脑筋,发挥智慧,施展才能,就像调兵遣将、进攻敌人一样,灵活运用这一块块“砖头”,使它们各得其所,充分发挥作用,你们说对不对?”
叶剑英几人听后,终于明白了毛主义一再说“搬砖头”的含义,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次打麻将一连数局,毛主席越打越有兴趣, 不像往常那样中途告退了。他边打边说:“这打麻将这里边有辩证法,有人一看到手的‘点数’不好,就摇头叹气。这种态度,我看不可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打麻将也一样,就是最坏的‘点数’,只要统筹调配,安排使用得当,就会以劣代优,以弱胜强。相反,胸无全局,调配失利,再好的‘点数’拿在手里,也会转胜为败。最好的可能变成最坏的,最坏的也可能变成最好的,事在人为”
说到这里,毛主席爽朗地哈哈大笑起来,忽然站起来,向在座的同志们说了声“对不起”,迈起匆匆的脚步,向着他的办公室走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