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冷空气频繁来袭
气温变化大
记者从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同济天佑医院)
心血管内科了解到
近两个月
该院收治40岁以下
心梗及冠心病患者多达50余例
医生提醒:
出现持续胸痛要及时就诊
年轻人也不可大意!
周先生(化名)今年30岁。11月10日清晨5时,他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感觉到胸前不适,疼痛难忍,并出现大汗、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意识尚清醒的他立马拨打“120”求助。
救护车将其送至医院后,经心电图检查和医师会诊,确诊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经过医生的救治,周先生最终转危为安。
天气变冷后
突发心梗患者增多
医生表示,天气变冷后,突发心梗患者增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和全年龄段发病趋势,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被确诊为心肌梗死,猝死的个例也并不鲜见。
有不良生活习惯,例如经常熬夜、睡眠严重不足,长时间饮食不当,摄入的脂肪、胆固醇、油脂过多,严重缺乏锻炼,压力大,抽烟喝酒的年轻人,更容易成为心梗的“候选人”。
养成良好习惯 不给生命“添堵”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张永光主任提醒,日常养成良好习惯,有助于保护血管健康:
1、注意保暖
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室内常通风,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2、适度运动
运动是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有效方法。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一般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等。运动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气温调节,一般以不出汗、不气喘、不心慌为宜。
3、健康饮食
健康饮食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少吃高脂、高盐、高糖(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钙、镁、钾等(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奶制品)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4、补充水分
每天适当补充水分,稀释血液,保持血液的流动性,预防血栓的形成。
5、按时服药
对于已经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必要手段。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规律服用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必要时就诊。
6、调整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心血管健康也很重要。学会管理和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情绪放松缓和,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生气等负面情绪。
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梗前兆
除非发生心搏骤停,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发病后立刻昏倒。在心梗发作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前,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症状,一定不能大意了。
怎样预防心梗?
专家建议
一旦出现心梗症状
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争取心梗救治的黄金120分钟
牢记这两个“120”
万一发生心梗可救命
THE END
本文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羊城晚报、长江健康融媒、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
hubeiejiatin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