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普京为何无法学习中国的外交手段?”当这个问题被提出时,许多人都会反问——难道普京不明白中国的外交策略有多高明吗?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理念,要求做到实在是太难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英国前苏联间谍中毒,俄罗斯外交之困首现端倪
2018年3月,发生在英国索尔兹伯里的前苏联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父女中毒事件,让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英国政府很快就声称这起事件是俄罗斯所为,尽管无法拿出确凿证据,但还是宣称将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并遣返了部分驻英俄罗斯外交官。
这一举动随后激起了西欧国家的效仿,包括德国、法国等国也纷纷遣返了俄罗斯驻地外交官以示抗议。美国更是遣返了15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架势之大好似要与俄罗斯断交。
在遭遇西方国家的集体“围攻”后,普京也并没有示弱。他很快就下令reciprocal 地遣返这些国家同等数量的外交官,并发表声明坚持要求平等对话条件,拒绝美国和西欧的一刀切做法。
一位曾经在俄罗斯工作过的外交官表示,这种互相遣返外交官的做法,客观上等于是切断了双方的沟通渠道。“没有外交官驻地,谈何外交?这无疑让俄罗斯陷入了一定的外交困境。”
其实早在这之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很紧张了。2014年乌克兰亲西方政权被推翻后,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引发了强烈争议。西方国家指责俄罗斯违反国际法和乌克兰主权,并实施了多轮制裁。
这让普京颇感头疼。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西方的制裁直接打击了其经济命脉。为了寻求突破,普京不得不加紧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搞好关系,试图减少对欧美的依赖。
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俄西方关系的紧张态势。尤其是美国一貫奉行的遏制政策并没有放松,它仍然通过北约等手段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军事包围。这让普京深感西方的戒心并未减弱。
斯克里帕尔间谍中毒事件只是火上浇油。它让西方国家有了再一次指责俄罗斯的“理由”,并采取了更激进的制裁措施。俄罗斯外交陷入失利的局面,西方国家则借机进一步孤立俄罗斯。
在这种背景下,普京也只能强硬回击。但这种对抗的策略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局面,反而导致沟通渠道被切断,让双方关系雪上加霜。俄罗斯外交的首次失败就此上演。
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日益紧张的同时,俄罗斯与邻国乌克兰之间也再次出现严重分歧。作为苏联解体后的产物,乌克兰一直处于亲俄和亲西方势力的拉锯之中,时有动荡。
2014年,亲西方的波罗申科政府倒台,亲俄的亚努科维奇上台后,乌克兰出现分裂,东部地区顿巴斯宣布独立。随后爆发了激烈冲突,幕后参与的正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
顿巴斯位于乌克兰东部,邻近俄罗斯,两地民族和文化背景近似。“保卫同胞”的旗号让普京不得不介入这场纠纷,但西方国家则指责其侵犯乌克兰主权。这一长年累月的僵局严重影响到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乌克兰国内环境动荡,也让普京倍感头疼。腐败猖獗,各派系明争暗斗,民主制度流于形式,前喜剧演员泽伦斯基竟然当选总统,这让普京对这个重要邻国的前景愈发担忧。
“乌克兰就像是俄罗斯家门口不定时的木桶炸药,难保哪一天就要爆炸。”一位资深俄罗斯问题观察家表示。
事实上,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的软肋。苏联解体后,这个拥有广阔领土和近5000万人口的斯拉夫国家一直摇摆不定。
它既受到来自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影响,两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对西方凭借经济实力施加的政治诱惑很难抵挡。
在这复杂的大背景下,乌克兰的政局动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这对俄罗斯安全形势的影响确实致命。
北约东扩的重点围绕着乌克兰展开,一旦这个重要缓冲国彻底落入西方阵营,俄罗斯前哨陷落,国防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
于是在这种战略考量下,普京选择介入乌克兰内乱。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西方国家借此大做文章,进一步孤立俄罗斯。甚至2014年后,乌克兰亲西方势力抬头,一度推翻了亲俄政权。
在这种背景下,顿巴斯地区争端的激化就是历史的必然。俄罗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量急需控制局势,于是在当地支持亲俄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发生了多次武装冲突。这无疑成为俄西方关系进一步恶化的导火索。
二、美国主导经济制裁,俄罗斯外交遭遇困难
在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外交关系不断恶化的过程中,美国一直扮演着主导角色。它先是率先宣布逐出15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接着又联合北约国家对俄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措施。
2022年2月,乌克兰内战升级为俄乌战争大爆发。美国趁机整合西方力量,将俄罗斯踢出国际支付系统,并冻结了俄罗斯海外资产。在美元霸权下,这一招直接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卢布迅速暴跌,俄罗斯国内通胀飙升,生活成本急剧上涨,经济陷入衰退。许多原本定好的国际订单被迫取消,普通民众的生计也受到严重影响。这让普京不得不思考,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以止损。
然而美国并没有就此罢休,它通过在乌克兰地下运作,继续向乌克兰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坚持与俄罗斯作战。同时又继续主导西方国家援助乌克兰军火装备,将这场战争进一步推向泥潭。
在这场新冷战中,俄罗斯明显处于下风,它的外交遭遇前所未有的问题。普京被迫承认,在反抗美国霸权的道路上,俄罗斯还需付出巨大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