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CPI和P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两个重要指标,分别反映消费环节和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进而能判断经济是过冷还是过热。

统计局刚公布11月份的CPI,同比下降0.5%,前值0.2%。环比也是下降0.5,前值0.1%,回到了2020年11月份水平。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确地发现,整体形势显然属于:过冷状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降速非常快,做个图给大家感受下:

发现没有,我们仅用了2年时间,就达到了日本经济90年之后5年时间才达到的“低度”——CPI-0.5的水平。

我这里有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车速贼快,真来个三十年谁受得了?

坏消息:该来的还是来了!

另外看数据结构,这里还是有一好一坏的两条消息:

好消息:这次成绩大幅下滑,完全是被猪肉、燃油给带进沟里了,扣了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一直在0.6%上下;

坏消息:影响CPI的走势的大头食品烟酒板块,烟酒还承压,大概率还是会拖累CPI。

这又带来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好消息:你手头的钱“升值”了,可以买到更多产品;

坏消息微观上来说,是你赚钱的难度增加了,因为生产的厂商不赚钱,他们开始降本增效。

宏观上来说,会加剧债务负担,影响企业盈利和居民消费,拖累经济增长。

当然,这是已经发生的事,资本市场已经“计价”,甚至已经开始消化。

所以,我更关注的是:我们会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相关调解,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板块受益?

不过结果令我大跌眼镜。

前央行行长易纲6月份还预测:

下半年CPI有望逐步回升,到12月同比将在1%以上;

无独有偶,7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

我国目前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年底有望向1%靠拢。

这说明:有误判!

当然这里出现误判,在我其实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更大力度、更实际的财政政策将会落地。

我们也只能期待当务之急,能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提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增加内需和外需,推动经济复苏,防止事态进一步的恶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承认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对此,我们要有信心,困难是暂时的。

最后烦请,点赞、关注。

后续政策我帮你们盯着。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