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面见梧帝时,只见梧帝不肯为钱明等人出示证明其冤屈的文书,杨盈对梧帝失望至极。

于此可见,梧帝的确是一个有勇无谋之人。

梧帝担心给了文书之后宁远舟等人不再全力营救他,这层顾虑可是理解。

但是问题是这个话不宜说出来。

作为皇帝,驾驭臣下的手法多样,其中之一是“画大饼”。此时,梧帝应该给宁远舟画大饼,让杨盈带话出去,只要宁远舟等人顺利接他回朝,他必然为钱明等人昭雪,并封赏六道堂人员,给宁远舟等人加官晋爵。

如此,就算不写证明文书,宁远舟等人也是倍受鼓舞。画大饼的同时,再吊一根胡萝卜,这叫双保险。

这时,士气宜鼓不宜泄。

倍感失望的杨盈将梧帝的猜疑之话带给宁远舟,宁远舟又是难过又是无奈,说道:“好在你跟他们不一样,你的勇敢担当,令我倍感欣慰。”

在剧中,可以说杨盈是成长最快,进步最大的人吧?

有一句话说“人的成长,始于三次觉醒。其中一次是跳出‘故步自封’的思维模型,把‘我不行’变成‘我尽力’,把‘我不会’变成‘我可以学’。”杨盈正是如此,早前胆小怕事,总是说“我不行”,在任如意、宁远舟的教诲下,成长为一个“我尽力、我可以学、我不怕”的心态积极,意志坚强的人。

杨盈的蜕变,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但是,隐藏最深的并不是她。

那么,隐藏最深的人曝光,成为压垮安帝的最后稻草,此人是谁呢?

和有勇无谋的梧帝相比,多疑善忌的安帝走了另一个极端。

朱衣卫的头领、左右尊使等,无论忠心、胜任与否,他三年一换。而这就是左使陈葵投靠大皇子、右使伽陵伙同他人截留三千两黄金的原因之一吧?

在他们看来,反正三年后必然下课,与其替梧帝卖命,不如乘机捞一笔,给自己留条后路。

这个隐藏最深的人是谁呢?

陈葵死得蹊跷,统领邓恢并无追查之意,首先说明,邓恢不是大皇子的人。

二皇子毫无作为,邓恢自也不会投靠二皇子。

然而,在安帝的猜忌之下,就连陈葵、伽陵都懂得留条后路,邓恢又岂能例外?

梧帝多次喝叱邓恢,说道:“只要你一件事办不好,我就杀你的头。”闻听此话,邓恢除了心惊胆战,一定钻出五个字“伴君如伴虎”吧?安帝对臣下只有威,没有恩。如此,如何令臣下跟他一条心?

而这个隐藏最深的人,便是邓恢吧?

邓恢是如何当上的朱衣卫统领,对此,连任如意也没查出来。这是他隐藏最深的原因之一。

邓恢十分排斥招收女子为朱衣卫,这是他隐藏最深的原因之二。他的真实意图,实是想改变这一局面吧?

担任朱衣卫的女子,全都成了梧帝卸磨杀驴的牺牲品,没有一个活过三十岁。而这是邓恢反对安帝的原因,不忍悲剧一再上演。

那么,他投靠谁才能实现愿望呢?三年之后,他将成为安帝的弃子,也就说,谁在三年之内有望取代安帝,谁就是他可以投靠的人。

大皇子鼠目寸光,不堪共谋。二皇子深居简出,捉摸不透。同时,这两人都是安帝猜忌的对象。因此,他唯一可以选择的是小皇子。

小皇子是初贵妃的儿子。邓恢的真实来历,是初贵妃的人吧?

在安国朝堂,初贵妃与李同光关系甚佳,李同光的志向是止戈息战,追求和平,而李同光的师父是任如意。任如意是朱衣卫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有这几者加持,小皇子继位的胜算最大。

一位历史说者说,“古时候,做皇帝的有三个担心,一是外戚渗透,二是臣子专权,三是太子急于上位。”如何解决太子急于上位的问题呢?一个办法是迟迟不立皇储,弊端是太子登基时,由于没时间培养自己的人手,容易被大臣架空。另一个办法是立最小的皇子,等小皇子长大了,皇帝也老了,顺理成章地实现交接。

邓恢之所以投靠小皇子,便是基于此吧?

安帝再次挑起战端,有两个人忍无可忍。一个是李同光,一个是任如意。眼见战事一起,生灵涂炭,李同光联合任如意对安帝实施逼宫。此时,掌管朱衣卫的邓恢起了决定性作用,成为压垮安帝的最后稻草吧?

没有邓恢的里应外合,李同光拿下安帝的胜算难料。

古人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安帝不得人心,是身边人最终走向他的对立面的重要原因。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