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盟军形势告急,即将进入最艰苦的攻坚阶段,兵力已经捉襟见肘。甚至已经网传,同盟军开始征召童子军,可见战事十分严峻。那么同盟军究竟打到什么地步,为啥包围老街后就没动静了?
这阵子,轰轰烈烈的缅北反电诈战争,开始没了动静,人们对缅北的关注开始下滑。说起来,这也跟果敢同盟军包围老街外围后,没能取得太大进展有关。实际上,如今同盟军已经陷入,最为艰难的围城总攻阶段,只有迈过这个坎,才能真正拿下四大家族,让他们为中国百姓偿命。
同盟军如今攻势之所以放缓,主要是遇到了几个大难题。
首先第一个,是因为老街对于果敢实在太过重要,同盟军的战略目的是重返家园,不是要荡平家园。所以对于老街,他们不敢像拱掌那样,直接火力压制就完事儿了,而是必须想方设法,怎么让老街保留城市原有建设,在最小代价之下,清除四大家族,收复老街。
对比之下,缅军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了,大缅族主义让他们压根儿不在乎山区少数民族的家园,可以对周边少数民族城镇村,随便落狂轰滥炸。所以真到包围老街以后,果敢同盟军的顾虑反而更大。
第二个难题,同盟军以轻步兵为主,他们更擅长山地打游击,想打攻坚战缺乏重型装备。而老街的缅军和伪军,却可以依托提前建好的防御工事,给进城的轻步兵以重创。
第三个难题,很多人觉得老街就是一个镇的规模,这么点地盘很小,不管缅军怎么抵抗,更大的地盘同盟军1个多月就打下来了,老街要不了太久。如果有这种想法的朋友,那么就是对老街大小没有概念。
我们要搞清楚一个城市大小,需要搞清楚“建成区”和“行政区”的概念。“行政区”是包括了大量农业用地,山地等不可商用的土地在内的各种土地,这些没有人烟的土地,军队只需拿下离它们最近的城镇或村落,就可以夺下大片没人的土地。
但是如果是“建成区”,基本都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带,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居住了大量人口,哪怕它总面积远小于“行政区”,但实际上大量人口的聚集,就让它的管控力特别强。所以军队每推进一点,就要付出巨大代价。这也是为啥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如今的加沙之战,德军和以色列军队城市巷战,推进如此缓慢的原因。
所以只看“行政区”大小,来判断战争难易程度,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而是应该看“建成区”,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老街。别看老街大小只有20平方公里左右,要知道,上海这个世界顶级大都市,“建成区”面积也只有1300平方公里。所以老街虽小,但很难打。
然而,如今同盟军甚至连老街外围还没清扫完,12月3号才拿下老鼠沟后山据点,以及东城高地下方的两个据点,4号才打到四面佛山。现在除了老街,还有两个难啃的据点始终没有拿下,其中一个是南天门军事据点,一个是大水塘军事据点。特别是南天门,如果不拿下这个制高点,哪怕艰难打下老街,老街也还是会丢。所以目前同盟军还有一段路要走,老街甚至还没完全包围。
正因这些难题的存在,尽管目前老街缅军和伪军,实力不如同盟军,但同盟军攻打他们,兵力仍旧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目前同盟军采取了三个办法。
首先第一个是围点打援,只是不断收缩战线,一步步攻克各种据点,拿下各大桥梁,把支援缅军挡在外围,然后把缅北本地支援老街的援军,一点点消灭殆尽,步步推进,以小胜换大胜。
二是留个缺口,把老街城内百姓放出来,让他们逃往佤邦等地避难,等到时候再回来,避免缅军拉着百姓,跟同盟军玉石俱焚。这样同盟军也好打一点。
三是强行抓逃亡难民当士兵。根据目前一个叫做反黑组猫爪的媒体博主,公布出来的缅北难民透露的消息,一直以来同盟军作战都没有公布己方伤亡,但最近同盟军却发布了征兵告示,甚至已经开始强行抓难民当壮丁,甚至还打算抓未成年人当兵。
当然了,这个消息真假还很难说,但鉴于以前同盟军就有过抓壮丁的案底,这事儿不是不可能发生。如果消息为真,也说明了同盟军损伤还是有点严重,攻打老街的兵力已经不够了,不然万不得已不会采用这种手段。总之,我们想要看同盟军拿下老街,还得有段日子才行。
